前陣子,喜劇演員龍龍和老K的糾紛占據新聞版面,聲量甚至比演藝圈年度盛事電視金鐘獎還大。老實說,如果你沒有一路跟上「炎上」的新聞發展腳步,一下子要理解「龍K之亂」的前因後果,是會有些吃力的;但如果你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影片,只聽到部分當事人的說法,那麼你對事情的理解,也可能出現偏頗;而想要真正全盤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你可能必須把相關影片,全都追過一輪,其實蠻花時間,而且看完之後,也不保證你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本來就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產生摩擦,在辦公室裡,因為公事上的意見衝突更是屢見不鮮,但畢竟是公事,大部分時候說開了也就沒事,不過有一種情境,就比較棘手了,這個情境就是:「同事今天來上班突然對我很冷淡,問他怎麼了,他又說沒事,但很明顯就是刻意遠離我,該怎麼開口問他發生什麼事?」假如你遇到這種狀況時,請先冷靜確定一件事:這位同事是「對所有人都冷淡」?還是只有「對你一個人冷淡」?
前幾天,世界球后戴資穎的一則「懷念商務艙」個人臉書發文,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在網路引發熱議,讓總統以下各級高官紛紛公開道歉。每個人看待這件事的角度或觀點可能不同,但從這個案例中,我倒是覺得上班族朋友可以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戴資穎的發言,會被總統、高層官員及輿論重視?如果今天抱怨沒商務艙坐的,是其他參加東奧的選手,會不會得到相同的關注度?
很多在談溝通技巧的書,都會把「電梯簡報」當作一個重要的主題;原因是,我們平常在公司,特別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不見得常常有機會見到大老闆,如果偶而碰巧能夠跟大老闆一起搭電梯上樓或下樓,剛好可以有機會跟大老闆說幾句話,這是一個推銷自己、讓大老闆更認識你的好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