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思考

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

我們都不是無憂無慮的孩子了,大人的世界總是圍繞著職場、財務、情感、人際關係的壓力,難免心裡會有苦惱抑鬱。但每次我們向身邊的人訴說這份焦慮,常常得到的回答卻是:「哎呀~你想太多了」!這個建議是出自善意,但卻很不合理,彷彿我們只要跟大腦說一聲:「喂!你給我想少一點!」就可以擺脫焦慮了,我時常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大人與小孩有何不同?大人擁有一套「思考的作業系統」為人生風險做專案管理

長期追蹤大人學的讀者可能會對Joe以及Bryan的背景不陌生,他們都是標準的理工宅宅,第一份工作也是中規中矩、受企業體系雇用的工程師。不過一直到今天,不論是開課、寫文章,或是上Clubhouse與聽眾職涯相談,Joe與Bryan在社群世界裡幫助讀者求職、與伴侶相處、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這些題目似乎都已經看不見昔日專案管理「當紅顧問」的影子。

人是樂觀還是悲觀好?小孩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樂觀」與「正向」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政治正確」:每當我們遭受挫折,親朋好友也好,書籍網站也罷,總是毫不猶豫地為我們奉上一碗「樂觀雞湯」,彷彿凡事只要樂觀面對,就能迎刃而解。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樂觀」真的是萬靈丹,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挫敗中苦苦掙扎?只要抱持樂觀立馬就能脫離苦海不是嗎?

看同事提離職,如何調適「留下來」的勇氣?

依據人力銀行調查結果,近9成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轉換工作,6成的人已付諸行動,包含投遞履歷跟參與面試等。隨著年關將近,公司好幾位年資較淺的同事陸續計畫離職,大夥便私下在群組熱烈討論離職撇步及展開新職涯的期待,而我則在群組分享當年「離職失敗反而慘」的鬼故事給後輩,試圖從另一個角度呈現離職的風險,留下來不見得比較差的思考,故事是這樣的……

關於人生的適應性。在人生這個遊戲中,你是哪種人?

我一直有個假設:適應性高低,很可能跟每個人「遊戲玩得多還是少」有關係。怎麼說呢?我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玩遊戲,RPG也玩、策略遊戲也玩,尤其還特別喜歡回合制的經營策略遊戲,比方說三國志、金融帝國和鐵路大亨等等。而事後回顧,我覺得這段經歷對我「校準世界觀」其實很有幫助,甚至對我後來經營事業也大有助益。

為什麼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匱乏」

我猜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就算真實人生沒有這麼有戲劇張力,但這句話應該不是騙人的,因為我目前大概是40多歲。在我過25歲的時候,我身邊逐步開始迎來了結婚潮,但到了過40歲之後,身邊開始聽到很多人在談離婚。離婚的原因當然百百種,但兩方對彼此的感覺卻從冷淡如陌生人,到憎恨如仇人都有,最近很紅的韓劇《夫妻的世界》也就是這樣一個題材。一方出軌了,另外一方則非常憤怒地用力報復,最後兩方幾乎變成仇人的劇情。

想走出新手村,先學會對失敗坦然

很多時候,我們付出了100 %的努力,回報卻不如預期。面對這種打擊,我們難免感到沮喪,很多時候甚至花了過多的時間在調節受創的身心,失去再戰的先機。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積極面對挫敗呢?《心態致勝》這本書中,有個很好的例子:九歲的小女孩伊麗莎白,熱愛體操、對比賽極有自信,卻在她的首場體操比賽中落敗,一面獎牌也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