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有個概念叫「幸福者退讓原則」(最近也剛好很多人在聊),但我總覺得,更該宣導的其實該是「不幸者退讓」。倒不是說不幸的人有本錢退讓,而是幸福的人其實本能上就會傾向退讓。但真正需要靠「退讓」來改運的,反而是深陷不幸的人。回想起來,我人生中最喜歡找人吵架的時期,是我的學生時代。
這幾年陸續都有朋友寫信來,希望我們能聊聊「四、五十歲後的職涯第二曲線」這議題。所謂「職涯第二曲線」的概念是,很多人可能二十幾歲從學校畢業之後,就很幸運地在一個領域中深耕,一待就是十五年、二十年。可是工作了這麼長一段時間後,尤其到了四、五十歲這個階段,夜深人靜時難免就會開始想:「我的人生難道就這樣了嗎?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我接下來人生的全部了嗎?我是不是應該,或是說我還能不能,幫自己規劃一條新的成長曲線,或是思考一下新的成長機會在哪裡呢?」
在剛出社會的時候,「要不要辭職去探索自己」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煩惱,今天就趁著這個機會,來和大家分享 3 個有助於大家決定要不要辭職去探索自己的思考!
這次想聊聊一個許多父母都會糾結的問題。最近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念國中的兒子突然說將來想當電競選手,還嚷嚷著以後要休學去參加電競隊伍。朋友很生氣地跟我抱怨:「年輕人整天打電動就算了,現在還想把人生賭進去!你覺得我該怎麼阻止他?」你猜我怎麼回覆?我說:「為何要阻止?你應該讓孩子去啊!最好你幫他找個職業團隊去參觀,或暑假讓他試試看每天訓練 12 小時的生活。」朋友一聽傻眼地回我:「蛤?Joe?你這是在開玩笑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最近終於開始熱門起來的話題:防災包。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其實從很早就在關注這議題,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 2016 年日本熊本地震發生後。這九年下來,我陸續準備過好幾個版本的防災包,甚至在「大人的 Small Talk」第 460 集也聊過這議題。
我們在 2024 年 11 月推出了新書《大人學做事做人》,這是一本探討職場的書,要談的就是做事做人這四個字。主要原因是,這些年來,我們時常被問:到底在職場上,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
前陣子我拿到 PS5 Pro,很高興的又重新接續玩「劍星」這遊戲。之前使用 PS5 第一代時總覺得有點卡,玩的時候會有「 3D 暈」,也就是禎率不夠下會眩暈、想吐的狀況。這次 PS5 Pro 效能更好,於是有解決了我的「 3D 暈」。但玩下去發現又有個新問題,那就是遊戲難度對我而言有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