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常聽到有人說,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到底,就算碰到挫折也不要放棄;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能在社會上活得久的人,都是懂得適時停損的人,這樣才不會遭遇重大失敗。這兩句話分開來看好像都很合理,可是如果擺在一起,就會讓人有點困惑:我們該凡事堅持到底,還是只要事情進展得不如預期就停損?
你有職業倦怠嗎?就算一開始做著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但久而久之卻失去熱情,產生職業倦怠。本篇文章,Joe 將要來回覆讀者 L 的提問,他對設計工作感興趣,但因為工作壓力大,逐漸失去熱情,也產生職業倦怠,同一時間他開始做其他有趣的事情,雖然快樂,但卻無法變現。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如何思考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的問題呢?
前段時間最多人討論的新聞,大概就是改名鮭魚的那件事。許多人應會覺得這場鮭魚行銷的效果應該很好吧?畢竟能真讓一群人改名、能引起廣泛討論、無論那是撻伐或關注,畢竟是上了新聞、獲得了網路流量。這些總總,那應該就是一場成功的行銷戰!!但這樣定義成功是OK的嗎?
這次,我要回答一個來自上海的朋友「凱西」的提問:「Hi Joe & Bryan, 我是凱西,目前在某家大型企業擔任採購。在我們公司裡,有幾位同事發言很有影響力,而且30歲左右就被升到經理職。就我的觀察,他們有個共同特性,就是對於各種人、事、物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且非常勇於表達。我認為這是一種有魅力的渲染力......
我們的提問信箱這陣子又收到了不少問題。這次,我選了其中一個關於「點子被抄襲」的問題來回覆。這位提問的朋友署名「Zoe」,她的來信是這樣的:Bryan、Joe好,我想詢問兩位,如果把想法或創意概念說出去後,被別人搶先做出來了,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情?
這次,我要回答一個署名「Joan」的朋友提出的問題。她的來信是這樣的:「......『假如我知道自己只能活到36歲,那我現在開始要做些什麼?』我目前還找不到努力的目標和動力,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假如我知道我的生命只剩下10年,那我還能做些什麼?抑或是什麼都不做,像平常一樣,直至末日到來? 我沒有答案,也想不出來一個有意義的答案,所以想請大人學給我一個方向。」
這次我要回覆的,是一位屬名Helen的朋友提出的問題。不同於以往只針對問題來提出我的想法,這次我也想透過這個問題,分享一下在向他人「提問」前你該知道的事。這封提問信的內容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