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策略

中年轉職最重要的5件事 (轉職第500天的親身經驗分享)

今天中午跟一個老朋友吃飯, 他問:「Daniel,你當初怎麼會想離開待了16年的微軟?去台達電?」「你前一陣子還獲選模範員工,你是如何辦到的呢?」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類似的問題,我想不如就乾脆寫一篇文章,以我一個45歳的中年男子,分享轉職第500天的心得,也許可以給想要中年轉職的人一些啟發吧!

如何讓自己說話更有說服力?從心理學來談

說服力這種東西是每一個人都很想掌握,它就像魔法一樣,政治領袖、商界領袖、銷售人員無不想練就出一身強勁的說服別人的能力,幫自己在事業上更進一步。說服力能感染別人,而強大的感染力也是一個領袖必需的能力。在社會心理學上(social psychology),說服力(persuasion)當然成為一個研究課題。

為何「少說話,多做事」可能是一個最差的職場建議

從小,許多父母或師長就常耳提面命「少說話,多做事」的重要性,告訴你人不必宣揚自己的功勞,只要埋頭苦幹,總有一天會被老闆注意到。從人品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謙虛和不求回報確實值得尊敬,不過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這卻並非值得採行的做法。

苦撐的年資不會甜

我很清楚知道台灣仍然有大把大把的公司,是用「年資」在審核履歷,雖然我自己覺得年資只能代表一個人才的部分面向,不過確實也無法排除有許多公司把這個做為第一審查標準,因此假若你所在的產業有很明顯的「年資」信仰,那下面我要聊的觀點,也許不適用於你的情境。

【畢業季】Joe 與 Bryan 給職場新鮮人的 10 項求職與生涯規劃建議

鳳凰花開,驪歌初響,每年六月,總會有一批大專院校學生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然而,初入社會難免有些人會對職涯與生涯規劃感到迷茫,因此在今年畢業生準備投入職場之際,大人學編輯群彙整了 Joe 和 Bryan的幾篇經典文章,以「自傳撰寫建議」、「選擇工作的考量」、「第一份工作的出頭捷徑」、「學校沒教但很重要的理財技能」,以及「長期的職涯課題」五個面向為大分類,給職場新鮮人 10 項該盡早理解的提醒。

從《戰國策》談職場:好員工遇上好老闆,會爆發什麼樣的火花?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我過去讀《戰國策》印象最深刻,也蠻喜歡的故事。先把這個故事說完,接著我再來談談由此延伸的職場學習吧!故事主角是戰國時代齊國一個叫做馮諼的人,他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決定去找「戰國四公子」,也就是戰國時代四個國家的丞相之一的孟嘗君,想當他門下的食客。

談人際關係:職涯發展中,大家不明說卻很重要的「東風」

這一篇想來聊聊的,是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坦白說這個主題還真的不是我擅長的,事實上我覺得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雖然這幾年我有比較刻意去突破自己的界線,不過應該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為什麼我不擅長卻還要聊呢?原因是,其實這在職涯的輔導或是設計時,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主題,甚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不一定是政治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