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 - 作者系列文章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巡迴各地心理成長講座/課程累積上百場。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想要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批判」的同理心

同理心在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上,是相當具有力量的對話模式;不管在職場上、夫妻伴侶間、朋友間、銷售場合、談判桌上及助人工作中,無一不適用。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技術。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展現同理心回應的首要條件是,我們具有這份與另一個人連結的意願,並且帶著真心誠意態度。否則,任何再高明精準的同理心回應,都起不了作用。

為何孩子和我溝通不良:一邊是我長大了,一邊是我不放心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常遇到孩子有些偏執或怪誕的想法,你勸也勸不聽,講也講不動,孩子就是這麼想,甚至準備這麼做,你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當孩子長大了,你也老了,你只能當個陪伴者,讓孩子與你相處時,能被充分理解,且深感力量。當然,這免不了要下點功夫。當孩子有著一些你無法認同的觀念時,該如何面對與回應,甚至有效引導呢?

你永遠別想改變另一半?面對豬隊友的五大溝通法則

面對這類問題,真的很傷腦筋。正如許多從事婚姻及家庭治療工作的人,也會遇到類似的瓶頸——前來求助並接受治療的人,通常是系統裡最有改變意願,也最有功能的人(也是最感痛苦的人),但真正需要幫助與改變的,卻永遠不會出席。我思索這個問題很久了,始終沒能找到好解方。而且,一個人永遠別想改變另一個人——特別是在婚戀關係中;但是,又不可能視而不見,該怎麼辦呢?還是有幾個可以嘗試的策略,提供給在親職教養上,另一半屬於豬隊友類型的家長們,好與這個難解的課題自在共處。

關於中二:你可以允許孩子做自己嗎?即便他看起來很奇怪

如果你覺得孩子開始「怪異」且「難以預測」,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正常寫照,這是逐漸邁向成熟的必經過程,要不是傷天害理或犯罪涉法,父母其實不需過度擔心。當你越能抱持著平常心,你會越感到越輕鬆;永遠記得,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正是在追求自我價值、獨立自主與同儕歸屬罷了。持續與青少年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連結,事實上就是在幫助孩子逐漸邁向成熟之路。家有青少年孩子的家長可以做的是這幾件事。

為什麼我給的建議,他總是不聽?不想破壞關係的「建議」要這樣做

你在建議的時候,一定會想:「我的一片善意,何以換來對方的不理不睬?」。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有時候,你的滿腔熱情,只會獲得白眼一枚。貿然給建議的風險——讓對方感覺自己很糟。「給建議」常是人際互動時,難以避免的壞毛病。這是因為,我們總是需要在對方面前證明自己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地位。當你給出建議的那一刻時,你已經把自己擺在比對方還要高的位置上了。如何適切地給出建議?

你總是怕被討厭、想當好人?—迴避衝突者活得更自在的微小練習

有一些人很想當好人,可以稱做是習慣「迴避衝突」的人。迴避衝突的人通常害怕被討厭,常見的是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立場,難以拒絕別人,無奈接受他人無禮的要求,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逃離各種可能被批評的場合,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感到痛苦難耐。在職場上,迴避衝突者往往會吃很多悶虧,特別是,當你還是個菜鳥時。

  • 第一頁
  • 前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