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老僑觀點:跟女生找不到話聊該怎麼辦?

一個男生問了這樣的問題:

Joe你好!

最近我碰到一個很想交往的女生。 我們是同事。 只是跟她怎麼樣都找不到話聊。 好不容易輾轉搜尋到她的FB。 我去加她好友。 她讓我加!沒有拒絕。 可是FB跟她也聊不起來。

我覺得自己平常還滿健談的,朋友也覺得我很好相處,可是跟她一下就沒話講了。 這有甚麼辦法嗎?

避免沉迷任何事物的最好方法….

最近跟幾個家裡有小孩的朋友聊天。

聊著聊著大家聊到遊戲這東西。 其中一個朋友提到自己擔心小孩沉迷遊戲,所以家裡堅決不讓他們碰遊戲機。

我雖然沒有小孩、對兒童教育也沒特別研究,但我總覺得好像不用這麼嚴厲。 我跟他們提到,其實我自己一直都有在玩遊戲,所以感覺玩玩遊戲,好像不是甚麼大問題吧? 甚至我常覺得,自己年少時候玩遊戲的經驗,對於後來的經營與管理知識的學習好像很有助益。 因為遊戲訓練了自己邏輯推演的能力。 加上我當年玩很多策略遊戲跟解謎遊戲,所以很早就不知不覺地被訓練了怎麼從「遊戲設計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思考方式。 這對我後來體悟所謂「系統思考」的知識,有很大的助益。

老僑觀點:你該為了時間到而結婚嗎?

最近有個讀友來信。

35歲的她,雖不太在意年紀,但由於父母親友催促得勤,念久了,也覺得是不是該結婚,藉此堵住大家的嘴。另外,隨著年齡漸長,高齡產婦的問題浮現,生育可能也會出問題。 她甚至寫說:「很多朋友都建議她:『先結婚生小孩,再來衝刺工作也無所謂。 而且可能有小孩後,你也不會這麼想拚了。』」

你未必要創業,但在接下來的時代,你一定要有能獨立運作的能力。

要在接下來的時代站穩腳步,我會建議:你未必需要創業,但你得理解接下來的幾個趨勢。 而也因為這樣的趨勢,你無論是要念書、要進大公司、要進小公司、要進新創團隊、或是要自己創業,你都得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能獨立運作的人」。

 

關於如何成為大人這件事

前段時間在家裡看「未生」,其中有一段讓我很印象深刻。

主角的媽媽跟他說道:「想成為真正的大人,不是自己宣布『我是大人』這樣就好了。 一定要會做那些該做的事情。」

當然,書中主角媽媽講得是穿衣得體、態度得宜的部分。 但我總覺得,思想上的長大,才是我們很多人在長大過程中最缺乏之處。

台灣教育若說有什麼害人不淺的地方,我個人覺得是對於「標準答案的追求」這件事情。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 放下執著才是成長的開始

 

上週連假的一個晚上,我在版上一篇文章下收到一則讀者留言。 內容很懇切,但其中的無奈倒是躍於字間。 雖然這則留言不是提問,文中也看出他在深思熟慮下終於願意放棄他那「持續了十五年的癡戀」。 但我不得不說,十五年還真是很長的時間啊~! 對於能苦情的堅持這麼久,我個人是覺得很了不起的!

但覺得了不起是一回事,放棄的決策我本身是認同的。 因為在他這情境中,放棄其實才是逼自己成長最好的一步棋。

原始留言:

從局來看:這時代的知識份子該怎麼取得新知?

在這個媒體崩壞,資訊來源越發不可靠的時代,我們到底該從甚麼途徑取得新知呢? 我思考這問題其實已經好多年了。 不敢說自己找到最終答案,但以下是我自己平時的做法。

在此也補充一下,這是我談資訊吸收的第三篇。 第一篇是探討媒體為何變成現在這樣:從局來看:媒體為何沒下限?明明人人大罵,為何不見改進? 第二篇則是探討網路新媒體有讓事情變得比較好嗎:從局來看:網路媒體是知識份子的救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