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斷斷續續的在想,所謂中年男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是一種符號? 一種標準化的必然? 或是甚麼樣的東西?
起源是前段時間,有個小女生跟我說「你們這個年紀的男人都不能信任」
我很訝異的問說為什麼?
她告訴我說「我交往過幾個年齡大的男人全都靠不住,最後都劈腿了!」
最近在讀一本書。
裡頭提到最近幾年Mall(購物商場)的規劃逐漸朝向開放性的設計。
在過去呢,Mall一般會故意在商店與公眾走廊之間做一個台階,讓你有「進入」店裡的感覺。 但是這幾年的Mall都會刻意把那樣的台階去掉。 原因為何呢?就在於希望創造一種讓客人沒有「進入店裡」的意識。 尤其讓店的氛圍跟Mall有較高的同質性,以便客人逛著逛著,不知不覺的就走入店中。
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心理策略。
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裝潢太過高檔的店鋪是會讓人卻步的。 比方說我自己吧,像我這種平常只買Hang Ten,了不起買買佐丹奴的人,根本不敢在百貨公司二樓的精品區駐足。 因為一身破爛的踏進去,就算店員笑臉盈盈的出現,自己還是會覺得跟自己落差太大、好像玷汙了那樣的場所。 於是敢遠觀、卻未必敢走近觀看。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只有在跟自己「身價接近」的地方才會覺得安心與自在。 若能待在比自己身價「略高」一些的地方,則會產生飄飄然、興奮、刺激、夢想成真,或是優越感的情緒。 但是呢,若這地方的等級太高、離自己身價太遠太遠之後,卻又會開始感到不自在、害怕、恐懼、並覺得別人用歧視的眼光在看自己或覺得別人會瞧不起自己。 進一步,更會因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而湧起強烈的自卑感。
今天本是去做導入的啟動會議,不過最後還是變成半宣導半上課的活動。
上完課的回程是由學員中一個老先生開車送我去車站。
路上他是一直興致很高的跟我對話,從課程談到他們公司派系,甚至談到女性在工程公司多吃香...
最後不知道為何,他甚至開始講起他以前一個同事追求當時廠花的故事..
一邊開車一邊轉頭來看我,跟我說到:
「很不容易哪。 追了人家許久,人家都不理他。每次都讓他漏氣或是給他排頭」。
然後大笑起來,「不過啊,努力很久後最後還是給他追到了啦。 很了不起喔!」
我直覺的問說,『不過... 應該沒有持續很久吧?』
他訝異轉頭,「是啊!」
停頓了一下,「後來雖然結婚了,但是似乎結婚三年後就離婚了」
「真難想像之前是這麼愛的死去活來的」
「只是你怎麼會猜到呢?」
上期提到高處不勝寒。 也就是當自己外顯的價值太過耀眼、且離對方條件距離太高時,反而有可能讓對你有興趣的人怯步了起來。
女人的觀點我比較沒辦法直接舉例。 但就男人的觀點而言,很多人站在正妹旁邊就覺得心慌意亂、手足無措、不知道要說些甚麼好。 但對於那些不極端的美、卻讓人覺得舒服的女性,卻會讓大部分的男人自在的多。 這也說明了,為何一般而言,正妹並不是很多人敢去追;反而在感情市場上,最多男人會試圖接近的是那些「中等美女」。
所以回到對此狀況的反應上。 一旦你有對象時,自己要先評估會不會不自覺得反射出這樣的價值落差。 價值稍微高對手一些些是好事,會讓對方渴望、追求、與想要親近。 但高出對方太多時,卻會在心理上加重他者的疑懼還有不安的情緒。
所以說,戀愛關係或許是某種動力學。 雖然沒有公式可以得出固定解,但彼此的狀況卻會隨著力道的變化而產生變動。 太遠就要想辦法拉近,太近就得想辦法適度調遠。 總而言之,千萬別讓彼此外顯條件的距離差異擴大開來。 古人說,門當戶對,或許就是這道理吧? 因為現實上,真是鮮少有人能在過大的條件差異下還相處長久。 多會因為這距離差異產生「優越感」的落差,進而誘發對方的自卑感或是恐懼感。 而這些東西,就只會壞事啦!
所以,只適當的超過你的對手一點點,這是最能維持愛情長遠的距離。
這篇一路寫到現在,大部分談的都還是怎麼去迎合市場,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商品。 這是因為如果人若能符合越多市場需求者(越能適應環境)的青睞,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性,也會降低戀愛關係中因為對方「需求變更」而無法繼續滿足需求的困擾。 若用專案管理的概念來描繪,你會希望讓排程中的Total Float極大化。 這樣一旦有甚麼變動發生時,才不致於因為變動的風險招致失敗。
但讓別人喜歡自己是一個關鍵,另一個避免將來失敗的重點,則在於如何選出一個最有潛力的交往對象。
是的,在戀愛市場中,我們是標的物;但同樣的,也是投資者。
要避免投資失敗,除了自己要夠好以外,當然也要在選擇上夠精明,不要買入了瑕疵品,不然戀愛關係日後還是有可能中斷。
有人會想說,如果是自己主動終止一段戀愛關係,應該就不會有失戀的困擾了? 但實際上卻不一定。 因為有可能你很喜歡很喜歡對方,但對方某些性格方面的缺失讓你看不到未來,造成不得不的關係中止。 那在這類的處境下,走下去是悲劇,停止更傷心。 無論怎麼決定,自己都不會愉快。
所以,或許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能有個機制避免自己日後走入類似的死胡同。 換言之,若是自己能力充足、且開始的選擇正確、加上過程又沒犯錯下,那結局或許就不致於會太差的吧?
前段時間聽到一個朋友轉述朋友的故事。 據說這位男生呢,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 非常非常沉迷,為了博取女方的歡心,在今年二月的情人節時特別把家裡精心布置了一番。 貼了心型相框、弄了蠟燭、鋪了玫瑰花瓣,把女方邀來家中後,打算在這「浪漫的環境」中告白。
結果女方看了這浪漫的環境只是不住的駭笑。 他的告白雖然沒有被立刻否定、卻也沒有得到肯定。 我聽到這故事的當時就認定這男生的做法其實是把關係搞壞了,女生只是不好意思當場拒絕而已。 果不其然,後來他又努力了個把月,但最後終究是沒能修成正果。
有些男生不太清楚,這類日劇的手法其實在實際上是完全沒用的。 這套搞浪漫的手法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是錯誤的,甚至只會造成反效果,更可能讓你大幅貶值。 要是推的更極端一點,一般人多以為「女人喜歡浪漫」的Statement其實也幾乎可說是大錯特錯的。
女人,其實一點都不喜歡浪漫,除非是下面兩個情境:
1. 兩人已經很親近了,浪漫是一種錦上添花。
2. 她原本就喜歡你,浪漫才能引起她窩心的反應。
除此之外,浪漫不會吸引女人,反而只會讓她們驚嚇與逃跑。
那天在吃飯,同席的女伴在聊著她朋友的戀情。
「今天下午,跟我朋友還有她的新男友一起喝咖啡去了…」,她提到。
「她們相處起來的感覺好舒服喔! 感覺她們兩人像是認識好久的男女朋友一樣。 覺得她們很登對。 只不過.. 對方已經有老婆了就是…」
我挑眉回應到:『喔!?』
「不過」,對方急忙接口。 「據說他很快就會離婚的。」
「好像跟他老婆感情沒有很好吧? 加上又碰到我朋友了… 這樣應該很快會離婚吧? 要是之後他們兩人能趕快在一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