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那些沒白費的失利!多次面試鎩羽而歸的職涯教練磨出的面試對應心法(一)

謝謝那些沒白費的失利!多次面試鎩羽而歸的職涯教練磨出的面試對應心法(一)

 (Photo by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from Unsplash

 

如果愛會隨著時間消失的話,那就不是愛了。 ──鄭瑞瑞,《16個夏天》

我有超級多面試成功的經驗。

那全然是因為我有超級多面試失敗的經驗 ── Google、Unilever、Kimberley Clark、L’Oréal、Citibank、Harley Davidson、Tefal (法國特福)、菸商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Philips、iDrip、TIER Mobility(歐洲最大規模共享品牌)、17 Media、新創物流 Pickuup、新創共享空間Wework、達方電子等公司,都是我有通過履歷表審核,進入面試環節,卻鎩羽而歸的。

每一次挫敗,帶來的除了是瞬間的世界崩塌,更重要的是,在崩塌之後看看僅存的綠洲,然後想一想是哪一個問題回答得不好;哪裡說了不得體的話語;是不是當被問到「你有甚麼問題要問的嗎?」卻啞口無言?是不是忘了敲門?是不是忘了在離開座位時靠上椅子?是不是西裝外套忘了扣上扣子?

或者,一切都表現得剛剛好,只是這間公司就是不需要你;這個面試官就是不喜歡你。工作跟愛情一樣,沒有好不好的問題,只有合不合適的學問。聰明的企業主找的不是最優秀的人,而是在他需求的某個時空背景下,最契合某一個職缺的求職者。

因此,在每一次挫敗後,若我們能對企業主的考慮點更加了解;能對該產業需要的技能有更多掌握,奠定下一次面試成功的基礎,似乎就不虛此行;最重要的是,若能透過每一次的「不契合」(而不僅僅解讀成「未錄取」),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正如麥克阿瑟所說的老梗:「自知,乃是知識的基石。」那更有可能在面試關卡前,選擇工作和職缺是否投遞履歷這關,就能做出最佳判斷也說不定。

你要相信,「緊張」會隨時間消失

由「美魔女」林心如、楊一展主演的優質偶像劇老片《16個夏天》第 11 集中,鄭瑞瑞(許瑋甯飾演)說:「如果愛會隨著時間消失的話,那就不是愛了。」

由於本人非愛情專家,我們就不討論這句話的對錯,但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突然想到,如果「愛」不會隨著時間消失,那「緊張」呢?緊張會隨時間消失嗎?

我想以我個人的經驗告訴你/妳:「你要相信,『緊張』會隨時間消失。」話雖如此,要如何像天橋下的魔術師一般,把「緊張」消弭於無形之間呢?我認為,將面「試」降級成面「談」是其中一個心態。這邊的「降級」,指的是:

在意但不過份升高得失心;

用心但不強調成敗之間;

全情投入但著重在彼此間的資訊交換以及相互了解。

怎麼說呢?「面試」(interview)的拉丁文字根是between的意思,也就是說,interview只是為了促進兩個以上的人們彼此之間的了解,沒有任何下對上或上對下的對立關係。

其次,interview中的view是「看」的意思,簡而言之,interview就是「兩個人彼此來看一看,聊一聊」而已。然而,面試當然不是如此瀟灑的活動,而是一門大學問。

這裡要表達的是,如果interview是面「試」的話,那就是一場痛苦、高壓力、超級不有趣的「考試」,那說不緊張是騙人的;但如果interview是面「談」,那就是一場輕鬆、自在、可能有點有趣的「談天」,那不是好多了?

大學時,我參加校內交換學生甄選,緊張萬分、結結巴巴,結果不甚理想;年輕時,我參加統一企業行銷儲備幹部面試,與集團總經理羅智先面對面,結果雖然通過,但過程當中真是緊張得連內褲、內衣都溼答答;2014 年,我參加當時還是隱藏版的 Gogoro 全球體驗中心總店長的面試,一連通過 6 關試煉,終於拿到 Offer。

無論輸贏,當我慢慢理解這場遊戲的規則以及玩遊戲的最佳心態,之後幾場面對CEO、副總等級的面試,都能輕鬆以對。


對我來說,面試是由4個W組成的

走過數十場面試的陽關道,我認為面試可以簡化成:

  1. What You Have: 你的才華、軟硬技能、知識、觀點、態度、個性、領導與管理能力、專案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 What You Want: 你渴望從這份工作取得甚麼?是金錢、Title、影響力?是短期過水還是長期耕耘?是熬夜賣肝還是準時下班?
  3. What You Give Up: 為了一舉拿下 Offer,你願意割捨甚麼?你願意拿甚麼交換?你願意放棄現在的安逸,只為了新 Offer 的挑戰以及成就?你願意放棄現在帳面上較高的薪酬,只為了新 Offer 提供看來很甜、MarkUp Rate 更高的股票選擇權?你願意放棄現在作為一個 Independent Contributor 的單純與自顧自,而奔向新 Offer 提供一個 10 人團隊的管理職?你願意放棄現在每天能看到家裡的兩個孩子,而奔向新 Offer 提供柬埔寨一個陌生的機會?(柬埔寨嗎?先不要好了……)
  4. What You Gonna Be: 你想成為甚麼?簡單而言,「以終為始」、「目標為本」,你最終想成為甚麼?你的最後一份工作(志業)會是甚麼?唯有當你想通最後想成為甚麼,這一路上所有的堆疊才有意義。

如果可以,你設定的「終點」、「目標」必須儘可能地具體、清晰。舉例而言,我給自己設定的「終點」、「目標」是,人生的最後一份志業,我是一名「已經財富自由的職涯顧問。享受影響他人的心情,是我唯一的富裕。無償或有償,演講時薪 200 或 20,000 我都沒關係;1-1 或 1-1000 的輔導或場次我都願意。」

設定了這樣的目標後,職涯的每一個跳轉都須滿足:

1. 跨領域的積累,讓我的經驗不單薄、更多元 ── 因此我從 FMCG 快銷品產業跳到零售業,再跳到科技能源產業、代理業態,現在則在 SaaS。

2. 跨職能的貢獻,讓我的成績夠說服力、貢獻度 ── 例如,從 B2B & B2C 的整合品牌行銷到 B2B 的業務,再到社群行銷與運營,目前的職位更涵蓋「行銷營運」:業績追蹤與提升、整合傳播行銷與執行、品牌形塑工程、公關露出與接受專訪;涵蓋「BD」:餐廳開發、議約、合作流程;涵蓋「產品開發」:App 及 Web 雙平台迭代、優化及 Roadmap;涵蓋「人資與客服」:客戶服務與客訴處理、人才招募及留才、建立公司文化等。

3. 跨維度的通透,讓我的故事是全盤完整,而不只是線性的無聊 ── 例如,我前3份工作以咖啡為核心,從生豆選擇及鑑定、種植及採收、烘焙及生產,跨到研發及配方、菜單及流程,再到店鋪運營、行銷以及教育訓練,自我養成為一條龍的咖啡專業人員。

跳很大到 Gogoro 後,再以社群行銷為主要 focus ,但透過涉入其他專案,舉凡 TVC 、網紅行銷、部落客行銷、遊戲化行銷、零售行銷、異業結合等,慢慢汲取對更廣泛領域的認識。當辦公室的同事同質性愈來愈高,你的「側向加值」(在專業領域之外,再擴充一些新技能)可能成為升職關鍵。

4. 跨層級的攀升 ── 深怕自己成為「冒牌者」,因此我要求自己在每份工作都留下可視覺化、數據化的戰功,養育底氣以及內蘊;但畢竟這是講求高度包裝的「個人品牌」時代,所以頭銜還是挺重要的,因此一路往上經理、資深經理的攀升,到現在「總監」的職位,也希望能持續向上攀高。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Elvis Lin

目前在餐飲新創擔任營運總監。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畢,曾於 BBC 與美聯社實習,卻從未擔任一天的正職記者。過去 5 份工作皆任職於知名企業:統一、雀巢、85度C、Gogoro 和恆隆行。他是 Gogoro 首批開疆闢土的員工之一,前後 6.33 年,先在其首間實體門市 – 信義全球體驗中心擔任總店長,後成為 Gogoro資深車主社群經理,透過線上跟線下操作,轉動用戶社群,產生大量行銷內容與媒體效益,並創造正向改變,引領 1,303 位車主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更曾以英文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作為公眾演講狂熱者,生涯累積超過 159 場演講或訓練,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