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準備踏入加拿大職場的應屆畢業生 H,來找我訓練英文面試。H 的英文底子不錯,卻犯了幾個台灣同學常見的致命錯誤,分析如下和大家分享:
太執著於「完美用詞」或「標準答案」
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H 常常會因為用字不夠精準,就自我糾正再說一次,例如:I am in charge of improving… oh sorry… I am in charge of optimizing the whole process.
其實在這裡你就算說了 improve(改善)也沒有關係,因為意思不會差太多,對方也不會特別在意。
但如果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用詞,而頻頻停頓或自我修正,反而可能讓面試官覺得「吹毛求疵」或「英文不夠好」。因此我們要記得:「說出來的就過去了,把精神集中在下個句子吧!」
表達過於正式,反而不自然
在模擬面試中,H 一見面就說:Good afternoon, My name is _______(護照上的全名). I just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I am honored to attend this interview.
如果是一場非常正式的演講,用這樣的口吻說話沒什麼問題。但我們必須注意英文面試是個「雙向、互動式文本」,注重的是「自然、真誠的交流」。
如果面試官問你:How are you doing? 你其實只要自然地點頭,回答 Good. How are you? 就可以了。回答時盡量避免刻意或背誦感,可以大幅提升面試勝出的機率。
背景鋪排過長,還沒講到重點就被 cue 下一題
在模擬面試時,H 想要應用 STAR 法則來回答(情境、任務、行動、結果),但光 S—Situation (情境)的部分就講了一分多鐘,把何年何月、公司在台北的哪個區都講出來,結果重點還沒講到,面試官就已經無心再聽,導致功虧一簣。
在交代 S—Situation (情境)時,我們要盡量用一兩句話就快速帶過,例如:There was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meeting during my previous role.(在我上一份工作中,曾參加過一次高層級的國際會議。)
或是 Our software platform experienced a critical bug during peak usage hours.(我們的軟體平台在流量尖峰時遭遇嚴重的 bug。)
用這種方式快速設定情境後,就可以趕快切入 Task、Action、Results 這三個面試官更想聽到的環節,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 accomplishment statement(成就論述)。
-
許多台灣同學在英文面試時屢屢卡關,並不是因為英文不夠好,而是準備和應對的方向錯誤,導致在追求理想職位時鎩羽而歸。
我在大人學上的【通往一流外商的英文面試準備指南】已經幫助百位同學突破英文面試瓶頸、順利入職。很多同學跟我說,上完這堂課後終於搞懂面試官在想什麼,也順利拿到 offer。歡迎一起加入這堂超級實用的課程!
本文轉貼自:Sonny 老師的英文國際力(原文連結)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