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想出國工作,英文到底要有多好?會用到英文的場合有哪些?

這篇想來聊聊在海外工作時,會用到英文的場合、情境與準備方式;如果是想出國工作的人,或許也可以依此確認自己需要加強的目標與範圍。雖說坊間有很多英文檢定,比如台灣有多益、美國多半用托福、歐洲用雅思,但只要是考試,都有一些「偷吃步」或準備方向,最後就衍伸出各種題庫、口說模板、寫作必備佳句等,而這些內容能否應用到真實的工作或生活環境,反而就不一定了。

你不必因為嫉妒別人而感到羞愧——談談羨慕與嫉妒的差別

「忌妒」其實是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因為我們處在群體社會中,必定常會與人互動。有互動,自然就有「比較」;而比較之後,我們如何看待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也會連帶影響我們與人相處的態度,以及後續的行動。因比較而生的感受除了「忌妒」,還有「羨慕」。這次,我們就一起來思考看看,忌妒和羨慕到底有什麼差別吧!

如果不想上火星,你就別去SpaceX—公司,應該是實現你夢想的地方

陸續有不少人來問我:「Joe,為什麼你會說不用把大家的想法考慮進去?多蒐集大家的意見、集思廣益,這樣不是比較好,也比較民主嗎?」我們從小可能都收到尊重大家想法的民主教育,難免就會覺得工作場域上好像也是如此。但工作場域不能這樣思考。因為公司不是國家,他比較是一個實現夢想的環境。

【大人誌04|講師馮炳勳專訪】新手講師甘苦談!從業前沒想過的挑戰?如何鍛鍊關鍵能力?

近年來,或許是因為各類學習的風氣越來越盛,多數人接觸到「講師」的機會增加,不少人也開始對這個看來體面的工作心生嚮往。點進這篇文章的你,搞不好也正有此意。但值得留意的是,看見講師光鮮表象的人多,理解背後辛苦的人卻可能少之又少。很多人往往是投入時間和心力後,才發現自己沒那麼喜歡。為協助有意成為講師的人建立充分了解,本期大人誌特別請來Rex老師,分享全職講課近一年來的甘苦。

《順勢溝通》讀後心得:達成共識和處理情緒的四招

你會覺得,溝通是一件苦差事嗎?如果遇到對方和顏悅色的時候,那倒還好。但是,當對方的語氣很急躁的時候呢?當對方帶著怒氣找你理論的時候呢?當你覺得怎麼講,對方好像都聽不懂的時候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應用一些溝通的方法,來隨機應變、順勢而為。今天介紹一本談溝通的書。

【大人學書摘】心中裝滿父母的情緒,讓我們變得只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最悲哀的是,在採取「心理控制」教養方式的家庭當中,常見出現:只有父母的情緒是情緒、父母的感覺是感覺,孩子是沒有被允許能有情緒自主性的。於是,當因為一點小事,父母情緒爆發,或是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好,就會失去照顧與關愛」的這些事情,都是「日常」的時候,孩子就帶著這樣的創傷長大。

你常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比不上別人而感到焦慮嗎?關於「比較」這件事,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經歷!

很多人看我現在自己創立公司,常覺得我應該一路都一帆風順,沒經歷這種因比較而產生的焦慮。但事實上,關於「比較」這件事情,我的辛酸血淚史可是非常豐富啊!以下,我就來分享我自己經歷過哪些比較焦慮,又是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焦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