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爭議的議題,該怎麼「說服」別人?從三個角度談談「說服力」

面對爭議的議題,該怎麼「說服」別人?從三個角度談談「說服力」

偶爾會有朋友來問我,關於各種政治議題的看法。

我遲遲沒有下筆寫出任何東西,主要在於有些時候,某些政治策略不是一個可以簡單一分為二的東西,並不是反對或贊成任選一邊這麼簡單。 有些時候,本來就有人受惠、也有人會吃虧,也可能短期吃虧但是長期受益(或反過來)。 所以要我像那些懶人包一樣,寫三句話來斷言某些事情一定會怎樣怎樣,對人民一定會如何,我實在覺得有困難。

有些時候,社群媒體上有很多朋友為了強調自己立場,甚至喊出「不認同我意見的都是xxxx」、「不認同我的我都要封鎖」、「漢奸賣台」、「無知暴民」這類句子都出來了。 我這人一向懶惰怕麻煩,就更覺得還是別亂表態的好。

但我倒是想從另一個層面來談談「說服力」這件事情。

因為不管你是支持或是反對這個議題,你必然急於想說服別人。 可是我自己看了很多fb上朋友(或是不認識人)的發言,或是從網路或是電視上抗議團體目前的策略,其實很多方式是無助於說服其他人的(甚至根本無法有效的拉攏中立者)。

我自己的觀察是,大部分人的策略還是非常切割式的。 也還是李登輝時代黨外採取的台灣人vs外來人的策略:你要就是支持我而當人或當朋友或是個知識分子或是為台灣未來努力,不然你必然就是賣台者、是既得利益者、是傷害台灣人民的傢伙。

這種操作手段,只是讓討論變成情緒上的指控,也只會讓另一方更堅決的擁護自己的概念,兩邊反而不可能有任何談話與交集的空間。 這似乎是最近台灣各類爭論的共同現象。 

所以很多人說台灣的公民意識抬頭了,我自己的觀察倒不完全認同。 確實這兩年有更多人願意走上街頭或公開表達意見。 可是這些都是短期的,不是長期的政治參與,背後的心態跟買雷神巧克力沒什麼不同。 只是為了單一激情的事件而出現。 但當激情過後,事情的長期發展就又從大部分人的腦海中遺忘。 這次會不會有所不同? 我也很期待想要繼續觀察。

當然,我這樣講並不是說所有人都只是在趕流行,也有人是真心想說服對方或是想找出一個大多數人的共識。 那我個人的建議是,不管你的論點是什麼,若希望討論有進展,那請把握下面幾個訴求的要點。

1. 情緒宣洩無助於拉攏盟軍

我自己fb上有太多人一開口就是先罵對方。 不管是說對方是暴民,或是說對方是賣台,或是看到另一方的貼文,馬上的評論就是「這觀點太淺」了。 但我得說,當這些話一出口,基本上你已經中止兩邊的對話了。

這種話都隱隱的傳達出某種「優越感」 - 我比你更好,我比你更知道在做什麼想什麼;你則只是個單純的無知笨蛋。 除非對方真的在社會位階上低你很多(如課堂上老師vs學生),不然這種話一出口一定立刻激起對方惱怒。

這在網路上尤其如此。 面對面時,我還知道你是某某領域的專家,你講的話可能有其道理,就算覺得些微反感,也會想聽聽。 可是網路上發言,很多人根本不認識你。 任何可能引起敵對反應的話,都可能葬送了讓別人聆聽的機會。 可能明明你的觀點有道理,可是對方立刻升起防衛心之後,那後續任何溝通其實都是白費力氣。

除非你的發言真的就只是想展現優越感,只是想要激起對方憤怒。 不然在用詞上的謹慎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可能說,「可是我就是很生氣與激動」。 對,我理解。 可是我的觀念是,越是理直越是要氣和。 公民論述在現在的時代是個包裝遊戲。 唯有你包裝的形象良好,才有可能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同。 所以不要只從自己的情緒出發,要從更高的戰略點來看,你才能把訴求推廣出去。

2. 過度道德包裝容易讓議題缺乏中間點

我感覺這幾次的社會運動最大的問題,在於雙方都把訴求過度的跟道德議題拉在一起。 如前面所提,我猜這大概是源自於台灣早年社會運動把族群二分法的學習。 尤其又希望讓更多人加入,所以用簡單口號式的道德句子來包裝。 「為了台灣人民」、「吃台灣米的都該站出來」、「為了我們下一代」這類已經很常見了。 甚至「我是人我支持」這種論述也在最近的活動中出現了。

當任何團體過度採取道德訴求時,我個人就會敬而遠之。

原因在於,社會議題很難有絕對的對與錯。 無論是都市更新、同性婚姻、勞工政策、任何建設任何法案、或是貿易政策,必然都有好與壞;必然有人受傷、卻也有人獲益。 雙方很可能出發點都是為了社會好,唯一差別只在於觀點不同或是方法不同。 換句話說,不管我們一開始是支持或是反對,最後能被落實的結果,很可能得是雙方尋求某個「中間共識」點來相互妥協。 事情才會有進展,社會也才能前進。 除非真的是權力獨占的環境,不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獲得「完全勝利」。 (別忘了,所謂民主就是任何議題都很難有完全勝利。 必然是正反兩方的中間點。)

可是當你自己先把道德跟訴求綁定後,你其實讓自己毫無退路,唯一能求取的就是「完全勝利」。 因為任何介於中間的答案,都像是辜負了一開始支持你的人。 所以很容易傾向於:沒達成完全勝利前,任何狀況都不該妥協(團體內部必然會有這種聲音)。 這反而容易讓整個訴求最後進退失據。

此外,當道德訴求太廣泛空泛時,兩邊的支持者都覺得自己剛好就代表那個道德訴求。 比方說「為了台灣人民」這種論點就太空泛了,任何議題的正反兩方都會覺得自己是。 以現在服貿而言,學生認為自己反對是為了台灣人民:府方恐怕也覺得自己開放的觀點是為了台灣人民。 最後結果必然是兩邊無法對話、兩邊各說各話,最後就是長期且持續的耗損。 結果誰也沒得到任何好處。(台灣過去為何一直空轉,我的感覺是大家都太二分法的談議題,也都太期待完全勝利。 最後雙邊都無法妥協,只好讓議題空轉)

有人可能會說抗議本來就是不合作運動,就是要讓政府完全接受才行、就是耗損也無所謂。

這我沒有意見。 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當你進入一個談判也好、一個爭議協商也好,總是該想想退出策略是什麼。 僵局應該是過程中的手段,而不該是結果(除非你真的無所謂、真的就是希望耗損)。 當把訴求包裹的太泛道德,那反而逼著對手也得毫不讓步的堅持他的主張,這策略讓對方容易下不了台,那對手就有採取玉石俱焚的傾向。 別忘了,戰爭永遠是談和的手段,而非主要的目的。

3. 面的思考與布局更重於點的勝利

這跟說服力可能沒關係,不過順便提一下。

我這兩年fb上觀察到,大部分人參與活動並非真的有個理想要實現,很高比例是因為一時的氣憤或是看大家都在講某個議題而加入。 也因為社群網路很容易激起大家情緒(同質性高的人一直講同一個議題,會有錯覺以為所有人的觀點都相同)。 因此在這幾年的各類活動中,其實很容易就招募到足夠的群眾基礎。

但相反的,這種現象也讓這類運動很容易就達到某個「高潮點」。 大家聚在一起唱歌守夜,弄了幾萬人包圍另一個團體。 然後大家覺得很有成就感,自己的聲音發出來了。 可是,這樣並不代表概念被落實在任何政策中了,也不表示你的擔憂或是訴求被執行了。 所有人其實該問『然後呢』? 而不是滿足的帶著反抗權威的「小確幸」回家睡覺。

感覺起來,目前這類公民運動,大家只是要一個「點」上面的發洩。 因為日子太悶了,找到一個看似道德訴求強大的議題,所以透過集會遊行、吶喊哭泣來發洩。 發洩完了,也就回家了。 (結果還是小確幸的變形)

大埔也好、王家也好、洪案也好、同性婚姻也好、核四也好,確實很多人在發言。 但當高潮落幕後,還有多少人實質在關心? 每日在追蹤進度? 又有多少人對這類議題有更深層「面」的思考?

當然,很多人會說,想「面」的政策那是政府該做的事情。

這我也是沒什麼意見,但我的建議比較是,這絕對是好的自我學習機會。 激情過後,你可以試著用中立的角度來想過一遍(比方說你反對同性婚姻。 那同性伴侶還是有財產繼承的需求,這該怎麼處理能顧慮到他們的權益?) 在我的觀念中,這種有制高點有兩方辯證力的思考才是完整的公民意識,而不是出來舉牌子激情喊話這種事情。 更重要的,如果這議題跟自己有關,那你自己將來的策略該是什麼呢?

不管最後會是怎麼發展,你對於將來的台灣的政策有什麼想法? 你想要的經濟路線是什麼? 如果最後不如你的預期,你個人的策略又該怎麼對應? 我們個人該何去何從? 這些是面的思考,對你才會很有幫助、才不會老覺得社會發展一直讓你有訝異的變化。

而且大部分的狀況,爭論結束我們各自回家後,個人的策略才是一切。 培養自己能面對各種變化的力量是唯一這時代不會錯的重點。 國家也好團體也好,終究有其極限在。 當你長期依賴某個東西(包含國家)很深時,你其實就已經沒有說不的權力了。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