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如何寫好自傳

最近常受人委託,幫忙修改求職用的自傳和履歷,改著改著內心頗有感觸,想說來整理整理分享一下。 履歷的部份不打算多講,反正就盡量以條列的方式將自己的學經歷清楚列出,不致於差到哪去。但「自傳」的部份比較Free Style,是個容易突顯優點,也同樣容易暴露缺點的地方,今天就藉由幾個實例來表達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文中大致引用了三人的自傳當做示範,我知道這三位都常看我和Joe的文章,所以我這裡先說聲「歹勢」,希望你們不要介意:因為有你們的犧牲,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就當是我幫你們修改履歷的謝禮吧!

論人類的恐懼感 (下)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

前篇 論人類的恐懼感 (中)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 文章繼續之前,先幫大家回顧一下前面兩篇的一些重點。 這系列的上集談的是恐懼感的成因,以及人們面對恐懼時的兩個直覺反應。 中集則提到有五個我目前為止覺得可以強化以對抗恐懼感的訓練,並討論了其中兩項。 那這篇,則將繼續討論後面三項,也就是「心理面」需強化之處。 為了方便大家回憶,在此再一次列出這五項: - 自我探索,了解何時恐懼感接手了決策 - 自我強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 增加流動,避免心理上的沉澱心理 - 情境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 哲學探索,學習思維

聰明的才看得到?

各位有教長輩用電腦的經驗嗎? 我自己的工作之一就是教軟體,平時也自認表達和耐心還及格,但說真的,教老人家用電腦真的很那個,尤其是突然一通電話緊張地說「某某按鈕不見了」,而你必須隔著電話試圖了解問題。我認為,在技術上的難度跟心靈上的壓力跟搶救無法進入的核電廠是同個級次的。乾脆跟各位分享一段我跟我媽的電話對談好了。

挪威的森林、村上、與共鳴這件事

周末沒事,在家把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完了。 電影本身我很難去評論,這篇也不是要去評論電影。 主要是每次看小說轉拍成的電影,都很難讓我激起更高的驚喜。 但這也無可奈何吧? 畢竟受限於時間,電影一般來說實在沒辦法把書中內容全部帶入,對看過原著的人而言,就總不免有點少了甚麼的感覺。 加上村上的題材本來就不是這麼適合電影化,所以我個人覺得這部終究還是有點偏向拍給粉絲看的 – 如果是個沒看過書的人,電影看下來恐怕會覺得沒頭沒腦吧? 但饒是如此,看完後我還是有一點小感想。 尤其是最後玲子提到:「謝謝你幫我找回七年前遺失的東西」*。 一瞬間,我突然

第一份工作的出頭捷徑

前幾天寫了至於35歲之前,你則該知道…一文,談了35歲之前年輕人該知道的職場潛規則。 這篇還有下一篇則算是Bonus,想談談所謂的「捷徑」。 :D 沒錯,當個上班族其實也還是有「捷徑」的。 不過我要先說的是,這可並非是證照這類東西。 過去十年來,大家都在炒作證照;好似你學歷不好、花點小錢補個證照就可以前途光明似的。 一些私立大學也多鼓勵同學去考證照,畢業時手上十幾二十張證照的大有其人;讓一些小朋友誤以為自己多考些證照,就能一帆風順了。 但我得說,那概念實際是錯的。 證照那東西不過只是一張「門票」。 讓你在求職的第一關,也就是「履

我該去讀「專案管理碩士」嗎?

最近不約而同收到好幾封網友的email,他們考慮出國攻讀「專案管理碩士」,所以來問問我的意見。我想這是個不錯的討論,剛好寫成一篇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來信詢問的網友多半會交代一下自己的背景資歷,相對的我會給一些比較明確的建議。但版上的讀者每個人狀況不同,對「出國留學」這件事的期許也不一樣,因此這篇文章我僅提出幾個重要的「思考點」,讓需要的人作為參考。

至於35歲之前,你則該知道…

這篇是寫給畢業生與職場新鮮人的文章。 ---- Bryan前幾天寫了一篇「35歲前別急著當第一名,BUT…」,我也興起了或許應該給「社會新鮮人」一些建議。 畢竟社會的一些潛規則,比方說Bryan提到的門檻分級或是我接下來這篇要談的內容,大部分學校都不會教,很多時候你我父母也常沒想過這些問題。 加上時代變遷、就算父母那代適用的規則(金融鐵飯碗、考公務員、找個穩定的工作),往後走也未必還繼續適用。 如果只是自己碰撞,然後像我們這樣自己摸索與理解,其實風險是很高的。 若運氣不好(如背了債、太早有財務負擔、或選了個前景不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