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處於冒牌者經驗中的人,負面想法幾乎像是耳朵會自動聽到聲音一樣,自然而然地進入意識之中。賴希(Leahy)等人在著作《憂鬱焦慮失調治療方法》中指出,負面想法通常會用幾種類型出現:讀心術:你會覺得自己可以知道別人的想法,像「大家現在都覺得我是白痴了」。標籤化:幫自己貼負面標籤,像「對,我就是笨」。
想將自己的「思考」(想法)清楚易懂地向對方表達,首先要從「整理」自己腦中的思考開始。大多數時候,「思考」不只是停留在自己腦中的東西,而會有一個向誰表達的目的。這裡說的目的,有時是想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某人,有時是希望對方更理解自己,有時是想獲得對方的不同見解,有時是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有各種各樣的可能。
工作也好,研究也好,創作也好,對任何人來說,打從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性」並不容易。我也一樣,在博士論文主題定案前煩惱了很久,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決定。跑了圖書館無數次,讀遍各種文獻與論文,卻始終難以決定自己的論文題目。那時,我找了自己在牛津的指導教授,徵詢他的意見。結果,他這麼對我說:「找出三本和你想做的研究主題有關的書。暫時只要讀那三本書就好。」
民間流行的諺語有時候能反映時代精神。以前的人比較相信自我奮鬥,遇到困境首先想著提高自己,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現在有些人更加注意「命運」、「運氣」、「歷史的行程」之類的客觀因素,有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那從統計學角度綜合判斷,到底是性格決定命運,還是選擇大於努力呢? 我要提供你一個高級的答案。
孟子和尼采有他們的道理。可是我看老百姓心目中,似乎把「苦」當成了某種「內力」資源,認為吃苦才能長本事。好像累積的每一滴「苦」都會轉化為能量,「苦」要是吃得不夠就會內力不足。這是一個錯誤的思維模型。我們談談什麼叫吃苦。
從二十世紀八○年代開始,泰特洛克搞了一項歷時二十多年、影響深遠的研究:用科學方法評估專家們對政治事件的預測能力。我們常常抱怨專家做出錯誤的預測,有時候講得頭頭是道,也只不過是事後諸葛。泰特洛克則使用了複雜而嚴謹的評估方法,一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能避免馬後炮。比如說,他在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讓專家們預測蘇聯未來的命運會比當時更好、更差,還是保持現狀,並要求專家對各種情況設定一個機率。
1990 年,J.K.羅琳坐上一班擁擠的火車,準備從曼徹斯特前往倫敦國王十字車站。開到一半,火車發出轟隆聲響,接著停下。羅琳和其他乘客於是等待,再等待。四小時過去,火車才再度上路。如果羅琳對此勃然大怒,你會怪她嗎?四小時坐在一個地方,什麼事都沒做,更別提地點是在陰鬱的火車車廂裡,即使是很常坐火車的旅客都可能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