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職場上有個哀怨的族群,很像「李奧納多.皮卡丘」,每部作品表現都不俗,也受到客戶同事的認同,但付出多年,他們心心念念的那座奧斯卡獎(老闆的重用與認同),卻總是頒給別人。
為什麼有人總是不斷地換工作,卻又不斷地抱怨?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每次轉職都是「逃避驅動」,而非「追尋驅動」!
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槓桿」,二是「彈性」。「槓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穫;至於「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小時候我家離台北某個夜市很近。下午放學都會看到小吃攤販在準備晚上的生意。我親眼看到一家賣冬瓜茶的老太太,會把前一天賣剩的茶倒進新的茶桶裡,新舊混合一起賣。
前幾天跟老婆聊天,不知怎地討論到她過往的情史。她提到學生時期有位男生一直默默獻殷勤,最後跟她告白卻被發好人卡的故事!我半開玩笑地說:這男生一定不帥,所以被妳當「工具人」,要是長得像大仁哥,那就不是「工具人」而是「暖男」了!
「錯!」她反駁:「『工具人』跟『暖男』根本是完全不同的物種,你們男生不懂,但在女生心中可是清清楚楚滴!」
在一次聚會中大家聊起媽媽經,其中有位媽媽推薦大家買小男生用的立式小便斗。我聽了很傻眼,心想家裡放那種東西要幹嘛?清洗多麻煩啊~沒想到所有媽媽們一致認為這是個好物,背後原因竟是:培養小男生的男性意識!
「這麼無能的人為什麼可以空降當主管?我真的搞不懂耶!」上週和一位小我10歲,在某間知名企業工作的朋友吃飯,他憤憤不平地說:「他專業完全不行,耍官腔倒是一流,難道大老闆都看不出來嗎?這真是太離譜了!」他喝了口紅茶繼續說:「如果高層不趕緊處理,繼續讓這笨蛋帶領我們,我只好離開了。」這就是他找我吃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