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管理

2017年大人學選書 ∣ Joe的年度總選 :如果只入手電子書,你我的閱讀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2017年雖然對我而言實在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但我也還是盡量趁著工作的空閒階段讀了不少的書。
 
今年在讀書這件事上,我也開始做了一個新的嘗試。 這嘗試是什麼呢? 就是我從七八月的時候決定要試試看,如果只入手電子書,這對我的閱讀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關於工作熱情的三大迷思

不論是透過文章、演講與還是個人諮詢,我花了很多時間談天賦熱情的對人生的重要性,但從讀友與學員的來信中,我發現還是存在幾個認知上的錯誤,導致大家在探索熱情之路上卡了關,今天我想來談談幾個常見的迷思,並且分享我的觀點。

人生啊,是理性好還是感性多點好?我想告訴你一個帥氣的平衡法

演講中場,一位讀者來找我聊天。她說非常羨慕我和Joe能夠用這麼理性的角度來看人生。她說自己是個很重感覺的人,做決定總是受當下情緒主導,內心雖然知道要理性,實際上卻總是跟著感覺走。問我有沒有辦法改進。「妳認為我人生大大小小的事,用理性決定的有多少?」「嗯......應該至少六七成以上吧?我猜。」「沒那麼高,估計應該不到10%。而且我覺得已經夠高了,我還考慮要少一點理性呢!」

想要克服資訊焦慮? 你其實可以這麼做。

對只有點狀知識的人,碎片化學習只會更混亂;只有線狀知識的人,碎片化學習會有些許幫助,但思考與內化組織更重要──先把自己的世界觀與思考模式建立起來,而非更多的片段。唯有具備面的知識結構,碎片化學習才會加分。

我用哪些平板來便利我的工作與生活?

先說在前面,我其實嘗試過好多種不同的組合,這一路以來分別買過Android、Windows、iOS的系統。 也搭配過各種不同的螢幕尺寸,從7吋、8吋、10吋、12吋我都嘗試過。 這整個嘗試其實從2010年開始,自iPad一代一路調整嘗試了很多不同的配置。

而目前還留在身邊,並有其用途的,剩下這幾台:

我的讀書心態與筆記方法

我其實沒有很好的記憶力、也通常無法看完書就背起來、更只有在很少的閱讀時間中會做筆記。  但當然,讀了書總是要能有用,所以我這麼多年下來也逐漸摸索出一套讀書的方法。 一方面兼顧知識取得,一方面又兼顧日後使用。 調整了這麼幾年下來,目前有這樣三個原則:

  1. 單位時間內盡量多看
  2. 有目標的閱讀才做整理
  3. 筆記要方便事後應用

工作繁忙者,該如何抽空讀書?

很多人常問我一個問題:「Joe你平常工作這麼忙,到底怎麼抽空讀書的呢? 我也很想多讀幾本書,但都抽不出時間啊! 到底該怎麼在忙碌的生活中安排出讀書的時間呢?」

我得說,這問題其實問錯了。

因為,沒有人是真的沒時間。 認真要擠,總是可以想辦法擠出一些時間的。 可是如果只是勉強擠,你會覺得辛苦。 一旦任何行為讓你覺得辛苦,它就無法變成習慣、更沒辦法持續。 所以如果要讓自己持續性的習慣看書,其實關鍵不在於怎麼安排時間;相反的,你必須要根據需求來重頭調整你的生活環境或作息。 你不調整,你就覺得不方便;不方便,就很難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