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該去大公司或者小公司?該選好制度還是自由度?

我自己兩種環境都待過,所以我才會建議,選擇甚麼環境,其實取決於你自己能力適合在哪邊發光發熱。如果你有在大公司嶄露頭角的背景與強大的實力,那當然去大公司會是一條好路。可是如果你跟我一樣,來自於一個平凡的家庭,又不善於社交,在大公司很可能完全被埋沒。但無論如何,請不要幻想有任何地方能把所有規則都訂清楚,能把職位的功能都寫明白,能把升遷管道都透明化。如果有,肯定是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你很可能只能在長長的隊伍後,慢慢排隊,然後疑惑「為何永遠升官的都不是我」。

人力銀行閒逛指南:理想的職涯規劃,是先將一年後的職缺放購物車裡!

很多時候,看到職缺會想要趕快應徵,或者是慢了就沒機會的感覺,確實市場上有些職缺比較搶手會有這樣的狀況,但仔細想想,就算這個職缺沒了,可是如果你在這段時間努力把能力提升上去,等到未來職缺又釋出,或是出現其他差不多等級的工作,成功錄取的機會也會相對上升, 但若為了追短期職缺,讓心理狀態變得非常焦躁不安,最終就會落入能做的不想要,想要的做不到的困境迴圈中。所以我個人其實滿建議在進入人力銀行之前,先把心態設立成:我要找的是1年後的職缺。

你總是怕被討厭、想當好人?—迴避衝突者活得更自在的微小練習

有一些人很想當好人,可以稱做是習慣「迴避衝突」的人。迴避衝突的人通常害怕被討厭,常見的是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立場,難以拒絕別人,無奈接受他人無禮的要求,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逃離各種可能被批評的場合,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感到痛苦難耐。在職場上,迴避衝突者往往會吃很多悶虧,特別是,當你還是個菜鳥時。

想轉職但不想窮三年?你可以用「投入度思維」避開風險

面對轉職,憤而離職或者優柔寡斷都不是好事。回想起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當時因為連續兩個月出差、加班,體力跟精神都受到了嚴酷的挑戰,硬撐到最後就是憤而離職,從頭到尾只做了半年。那時候的我認為我要不就是在這份工作,要不就是沒有工作,這是一種「二元思維」的表現。一旦進入這種思維模式,通常很難想得透徹清楚或果斷選擇,或者容易在工作中忍受痛苦,不斷找理由、藉口推遲轉換點,直到哪一天真的受不了才辭職不幹,又因為沒有事前準備規劃,就開始病急亂投醫。所以我認為面對轉職,改用「投入度思維」會更加有利。  

在這個年代,生而為人,不用再抱歉

現在已經不是太宰治和夏目漱石活著的灰暗的時代了,而是「被討厭的勇氣」的希望時代。當你覺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時候,或許事實並非如此。請別把別人對你的抱歉,轉成你對世界的抱歉。

寧可有目標的懶惰,也不要無目的的勤奮

你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種人? 他們上班的首要目標,就是準時下班,個人生活最重要; 工作對他們來說只是賺生活費的必要手段; 對職涯稱不上有熱情,對升官加薪也不甚積極; 只想用最短時間完成工作,達到最基本的品質,絕不精雕細琢! 令人吐血的是,這種人卻常常是公司裡混得不錯的一群,加薪升官都有他們的份!如果你身邊真有這樣的同事/主管,那我建議你好好看這篇文章!

越來越多人想做專案管理這一行!但專案管理真的是個行業嗎?

這篇文章希望對想從事專案管理相關工作的朋友有些幫助。如果我的預測沒錯,大家對專案管理的重視在未來只會更多,而且會擴散到幾乎所有產業。道理很簡單,就是「創新」兩個字!幾乎沒人會反對,人類經濟的成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度仰賴創新,而所有的創新都是獨特的、不重複的,這些都仰賴專案的形式來達成,所以很難想像,未來的企業或個人,能在沒有專案管理能力的狀況下達成任務。是時候該備妥這項新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