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被分手後,會想嘗試挽回感情。但另一半會想離開,很有可能是長期累積的問題,讓對方忍無可忍,也很有可能是你犯下了「致命錯誤」等等。不管原因為何,當感情走到盡頭,來到了需要「挽回」的地步,其實就已經非常困難。本篇文章,Joe將來談「挽回」感情這個議題,以及當你走到想要挽回感情的地步,到底該怎麼做?
什麼是認知邊界?它指的是我們根據過去人生經驗而對世界所描繪出的規則與界限。換句話說,我們與外在的互動,其實是主觀詮釋後的反應。也因為主觀詮釋將影響我們的反應,所以若能對別人行為有更廣泛的詮釋解讀力,你就能有越圓融的應對反應。
在人的一生中,「個人的財務管理」其實是個至關重要的議題。談錢俗氣,但是理財能力若是低落,卻會直接影響人生。 所以,這也是個成熟大人該懂的議題。遺憾的是,自我理財如此重要,從小到大卻沒人好好教我們。因此我也看過不少人,因缺乏這部分的認知,做出錯誤的生涯選擇。
有男生問我說,他在FB上看到朋友的朋友是個大正妹,鼓起勇氣加了對方朋友,可是卻被無視。之後雖然靠朋友牽線成功加了對方,但對方反應一直都很冷淡,私訊不太回。至於邀約,更是無論怎麼邀約都約不出來… …
這看似是三個獨立的議題:加朋友、聊天、與邀約,其根源問題都是同一個:很多男生從來沒有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想過,對方幹嘛要跟你交朋友?回你訊息?或甚至是赴約?
男生如果沒交過女朋友,或是始終交不到女朋友,其實應該要嘗試「分散策略」: 優先提升自己跟異性在社交互動上的合宜能力,而非只是盯著一個女生想靠苦情追到她。這就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我本身就是一個害羞、木訥、無趣、跟女生無法順利聊天、或讓她們感興趣的男人,我哪可能走什麼分散策略? 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踏出第一步、也不知道怎麼讓女生毫無壓力啊!」該怎麼做呢?
2017年雖然對我而言實在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但我也還是盡量趁著工作的空閒階段讀了不少的書。
今年在讀書這件事上,我也開始做了一個新的嘗試。 這嘗試是什麼呢? 就是我從七八月的時候決定要試試看,如果只入手電子書,這對我的閱讀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一場追求失敗,卻賠上兩個年輕人,這幾年三不五時都能看到這類令人痛心的事情。我希望年輕的男生能看到這一篇。因為如果你在十幾歲時,就能具備跟異性互動的正確概念,你可以少吃些苦。但相反的,如果你的戀愛世界觀完全來自於男性直覺或是電視電影,那你離開學校後可能還會經歷數年甚至十數年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