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商業顧問,所以不可避免常常會有人來找我們諮詢管理問題、請我們去上課、或是協助內部改革。 多年的觀察下來,我的結論是:任何改革要成功,其實有幾個關鍵的前置準備。 換言之,講師與顧問不是魔法師,在你的組織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外部顧問其實幾乎不會產生甚麼決定性的作為。
但甚麼是該事先準備呢? 我覺得有三件事。
很多白領上班族在人際關係上常犯的錯誤:就是雖然平時工作認真、對老闆是戰戰兢兢、面面俱到,但對下、對外有時候顯得氣焰囂張或是趾高氣昂。 但這部分若不夠謹慎,其實很容易會變成工作上的阻礙!
對外氣焰囂張,最容易出現在擔任甲方承辦窗口的職位身上。 就算是個小職位,來往若都是廠商,那別人對你一定總是客客氣氣,動不動要來跟你請示拜託的。 待在這位置要是沒把持住,很容易會冒出大頭症 - 覺得自己..
上次提到戀愛不順遂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很多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準備好。 就算某天真命天子(女)出現了,你卻沒能力留住他們。
今天我們要談戀愛不順遂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總把注意力放錯了時段。
時間錯誤A
有種人,他們滿腦子想得都是「前任」。 或許是懷念他的好,或許是對當時被拋棄這件事有著深刻的不甘心....
最近看到新聞說有個台大畢業的同學,大學加碩士共念了八年,結果畢業八個月來陸續投了五十多封履歷,只有零星的面試機會。 很多公司光看到科系資格不符,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當然,我畢竟只是從新聞上看到,所以當事人的詳細狀況我並不清楚。 但我得說,如果連續投了五十多封履歷都沒有好結果,接下來其實不能再盲目的投履歷,而是應該要嘗試做些不一樣的事情! 因為繼續投履歷,就好像寫了一個邏輯有誤的程式,沒得到期待的結果,卻不斷嘗試重新執行,並期待下次會跑出不一樣的結果。 這可是不太會發生的…..
很多人以為戀愛的關鍵在於緣分。 只要自己耐心等待,每個人都會等到一個對的另一半;唯一只是上天安排他在甚麼時間出現而已。
我不是宿命論者、對於天意這東西也不太懂,但單就機率的角度來看,我認同只要願意讓自己曝光,確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碰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對象。
可是! 雖然機率最終可能都會找上我們(如同疾病跟死亡一樣),但戀愛要順遂,並不是癡癡的等待機率就好,也不是那個人出現後一切就會自然完美 -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並非什麼都不用做。
這幾年,時常有人問我們他該選哪個產業?
但老實說,這問題我實在沒有答案。 一來我不是他,我沒辦法幫別人的人生做選擇。 二來,產業前景很難有100%看準的把握。 尤其我們在【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這本書中有提到,這十年來產業變化越來越快,幾年前看起來還不錯的產業,可能因為技術進步或是跨領域競爭者的進入,一下就變得沒那麼好。 所以我們在很多文章中其實都建議大家不要把「選產業」的重要性過度放大。
可是不要選產業,我卻建議你該好好選個「環境」。 因為我覺得,環境其實比產業對人的影響是來的更為重要。 這有兩個面向:
女人恐怕都有一個經驗,就是男人在追求自己時往往都非常的殷勤,可是一旦追到手後殷勤不知為何就沒了。 運氣不好的,男人還會從「很殷勤」變成「很陰晴不定」。
這背後的原因,恐怕跟經濟學上的「邊際報酬遞減」(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有關。
甚麼是邊際報酬遞減呢? 指的是人從一單位的服務(或商品)所獲得的滿意度,初始會隨著投入而增高;但一旦越過某個點後,此後獲得的效用可能停滯,甚至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