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職場之路不順利?補學歷、添經歷、不如立馬改履歷!

最近看到新聞說有個台大畢業的同學,大學加碩士共念了八年,結果畢業八個月來陸續投了五十多封履歷,只有零星的面試機會。 很多公司光看到科系資格不符,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當然,我畢竟只是從新聞上看到,所以當事人的詳細狀況我並不清楚。 但我得說,如果連續投了五十多封履歷都沒有好結果,接下來其實不能再盲目的投履歷,而是應該要嘗試做些不一樣的事情! 因為繼續投履歷,就好像寫了一個邏輯有誤的程式,沒得到期待的結果,卻不斷嘗試重新執行,並期待下次會跑出不一樣的結果。 這可是不太會發生的…..

你的愛情為何總是不順遂? 原因一:你從來都沒準備好

很多人以為戀愛的關鍵在於緣分。 只要自己耐心等待,每個人都會等到一個對的另一半;唯一只是上天安排他在甚麼時間出現而已。

我不是宿命論者、對於天意這東西也不太懂,但單就機率的角度來看,我認同只要願意讓自己曝光,確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碰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對象。

可是! 雖然機率最終可能都會找上我們(如同疾病跟死亡一樣),但戀愛要順遂,並不是癡癡的等待機率就好,也不是那個人出現後一切就會自然完美 -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並非什麼都不用做

 

選一個產業,不如選一個環境

這幾年,時常有人問我們他該選哪個產業?

但老實說,這問題我實在沒有答案。 一來我不是他,我沒辦法幫別人的人生做選擇。 二來,產業前景很難有100%看準的把握。 尤其我們在【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這本書中有提到,這十年來產業變化越來越快,幾年前看起來還不錯的產業,可能因為技術進步或是跨領域競爭者的進入,一下就變得沒那麼好。 所以我們在很多文章中其實都建議大家不要把「選產業」的重要性過度放大。

可是不要選產業,我卻建議你該好好選個「環境」。 因為我覺得,環境其實比產業對人的影響是來的更為重要。 這有兩個面向:

老僑觀點:為何男人追到你後,往往就會變得冷淡?

女人恐怕都有一個經驗,就是男人在追求自己時往往都非常的殷勤,可是一旦追到手後殷勤不知為何就沒了。 運氣不好的,男人還會從「很殷勤」變成「很陰晴不定」。

這背後的原因,恐怕跟經濟學上的「邊際報酬遞減」(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有關。

甚麼是邊際報酬遞減呢? 指的是人從一單位的服務(或商品)所獲得的滿意度,初始會隨著投入而增高;但一旦越過某個點後,此後獲得的效用可能停滯,甚至逐漸減少。

想成為好的領導,你應該先能被領導

這兩日在FB上看到某位網友引用到高德拉特這句話,很有感觸。

高德拉特在《絕不是靠運氣》說:『我們不應假設經理人疏忽或無能,我們應該假設他們陷入一個衝突之中,以至於他們無法正確地經營公司。』

大部分人常掉入的思考陷阱,就是容易以為老闆、或是政治人物是笨蛋。 FB上這種最多了,動不動就會看到有人寫說:「連我都想得到的簡單事情,他們怎麼會這麼笨!?」。 但實際上,老闆或政治人物真是笨蛋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雖然我也沒有答案、也相信其中應該有幾個確實不聰明,但我不相信笨蛋的比例會非常高。

老僑觀點:如何拉升男友的求婚意願

就交往這件事情而言,男人的求婚心情其實是隨著關係穩定而逐漸遞減的。 所以如果沒能在交往的前幾年激起他求婚的心,一旦兩人感情平穩了,他突然提求婚的機率會逐漸下降。可是,男人不提結婚未必是不愛你。 很可能他愛,只是沒把結婚當成「立刻該做的事」。 所以怎麼讓他把結婚當成立刻的重點呢? 你該做的:就是試著「提升他對這段關係的不確定性」。

這什麼意思呢?

輕熟女的戀愛策略系列一, 啦啦啦啦~你看不見我

我自己並不覺得結婚是女人必要之路。 如果堅持單身是一個深思熟慮的考量,我覺得那跟選擇結婚一樣有價值。 重點是,那必須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至於覺得結婚是個重要的人生目標,又苦於「捕獵」總是不成功的人,這系列則可以提供一些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