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在沒有倒下前,人生其實都不算失敗

還記得在【大人學選擇】的新書發表會最後的Q&A階段,有聽眾提了一個問題:「Joe以及Bryan,你們今天講了幾段自己人生的經歷,而且最後都導向了不錯的結果。 但你們有沒有甚麼人生上的失敗經歷呢? 你們又怎麼處理失敗的經歷呢?」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我當場給了聽眾一段我的回應。 但因為時間有限講得簡短,其中的思考,我覺得非常值得整理成一段文章來分享給版上的大家,所以變成了這麼一篇。

要讓關係穩固,就要控制住自己想說出一切的心啊~

前幾日我在FB上貼了一段話:

在一段關係中
1. 可以的話盡量不跟現任談跟前任的任何細節
2. 萬一一定要講,你該【只】講小快樂的部分,而對於大痛苦之處絕口不提。

這段貼出來後,當然不免有眾網友熱烈的討論。 尤其原則二,因為不是一般人直覺的認知,所以很顯然有些人是沒能完全理解。 趁著今天早上我剛好有個空檔,就決定寫篇短文來談談這兩個原則為何是這樣。

「為何我們不該追求愛情」- Joe的TEDx演講視訊

我在2015年中參加了一場TEDxFJU的演講。

那也如同所有TEDx的演講,最終內容會放在網路上供大家免費瀏覽。 這檔案也終於在近日放出來了。 雖然網路上已經有不少朋友從我臉書上看到,但因為也有一些讀者平時只有上我們的網站,所以在此也提供一份連結。 讓大家都有機會來看看到底為何「我們不該追求愛情」

影片長度為22:03。 看完的也請幫忙在Youtube按個讚、分享給你覺得適合的朋友、或寫下你的心得喔! :D

你是愛讀書的人嗎? 那一定要知道Kindle的這項更新!

我之前寫過幾篇文章介紹過Kindle(如 人人都該有台Kindle DX,或是 人人都該有..第二台Kindle)。 事實上,我自2011年開始,除了買過一台大台的Kindle DX、後來買過Kindle 3外,在2014年還又買了一台Kindle Paperwhite。 不過Paperwhite除了多了觸控跟背光外,功能變異不大,所以就沒特別寫過文章介紹。

但最近這次Kindle的版本升級,倒有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我覺得非常值得跟我們的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

問題不在「仇女」,在於你想解決甚麼問題?

最近「仇女」的話題在網路上鬧得很大。 雖然我自己完全沒在跟,但不免也被幾個網友抓著問有甚麼觀點。 既然被問得多了,好像也只能順應寫一篇文章。 XD

不過我不想戰誰,也沒特別看大家的討論,只想談談一些我對兩性矛盾的觀察。 此外,文章雖然寫的很長,但結論其實很短,就是:我覺得仇視「任何族群」的議題,基本上都是沒什麼意義的事情啊。

會先說這結論,倒不是我性格特別陽光正面,而是純粹從「效用」的觀點來看,仇視是一種對自己完全沒好處的情緒。 而且,常讀我文章的朋友也知道,道德上的對與錯從來也不是我在意的問題。 對我而言,與其糾結在誰對誰錯上,還不如去想想從這樣的困境中,到底有甚麼是自己可以改善或轉念的?

 

在錯誤的舞台做錯誤的表演 = 事倍功半的人生

前幾天跟一位資深的企業講師聊天,他聊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其實我們常去企業講課的人都知道。 一般在企業上課時,因為大部分來聽課的人是被主管叫來的,所以一早來的時候通常都是興致缺缺。 很多人筆電咖啡自己早早準備好,打算默默要在教室中收信回信的。 這類沒甚麼期待的同學大概佔八成;但也還好,你若講的有趣,他們往往會放下成見融入課程。

比較特別的,是他提到,偶爾會有一兩個同學,一開始就帶著挑釁的心態而來。

想訓練獨立思考? 你該停止只找結論,而該學別人的思考脈絡!

我自己多年的觀察,很多把自己陷入困境的人,關鍵就在於從來沒有思考別人結論對自己的適用性。 只因為那是父母老師教的,或是社會上大部分人做的事情(如年紀到了就該結婚、生小孩、得買房子之類),然後就盲目的選了一條自己其實根本不喜歡、也做不到的道路,並逼著自己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