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開始之前,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整個系列將會要談些甚麼、以及不談些甚麼。
首先,這系列主要的重點是想扭轉一下很多人思維謬誤之處。 很多人總以為追求的關鍵在於長相、身高、穿著、身價、浪漫、聽話、配合這類特質,大家也常從周圍口耳相傳或是直覺認知學會很多自以為正確、但實際上剛好減分的技巧。 這種種因素造成很多人常在追求上碰壁,或是得到「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適合」的評語。
寫這篇並非表示我是甚麼戀愛高手,文章裡頭可能也不會教大家太多技巧性的東西。 主要僅是想分享我所知道一般女性「要」、以及「不要」的東西。 這些內容當然多少還是因人而異,但絕對跟你從偶像劇、漫畫、甚至直覺認知是不太一樣的。 不過也請注意,知道這些事,並不表示你就能從宅男變成一個大情聖。 但能了解「真正的」遊戲規則,對於贏得遊戲終究還是有幫助的。
前兩週,有位網友在版上問到「到底25歲時,大家是走在怎麼樣的道路上」。 當時我回他說,「這是個大哉問。 我有空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養成經歷」。 不過呢,後來發現這一題目要清楚寫起來是有點辛苦,短時間一下沒辦法清楚整理好。 加上覺得講我自己的經歷,好像對其他人的人生決策幫助也未必大。 所以一時有點不知道如何著手,這議題也就暫時被我擱置了兩個禮拜。
週五跟Bryan搭高鐵從高雄回來,我們在聊著過去我們年輕時代做選擇的原則時,突然覺得我可以怎麼建議這位網友了。 與其告訴她我過往的人生,還不如來細細談談我每次做抉擇的最關鍵原則 - 也就是我標題的這段話。
之前寫了十篇關於女性該知道的戀愛知識。 接下來則想開始針對男生寫一個類似的系列,標題打算叫做:為何收到好人卡?
我要先說,收到好人卡跟長相以及有沒有錢沒有直接關係,大部分人都是輸在三點上:1. 市場認知與定位; 2.出牌策略;以及3. 對應市場之自我調整。
但這三點之所以會搞錯,起源都來於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以至於做出錯誤的後續行動。 也因此,這系列將要來好好的談談大部分男性在感情認知上幾個重大謬誤。 畢竟每個男人,除了特別有天分的人,對於感情或是對追女孩子手法的起點,大概都不脫是從書本、電視、電影、漫畫,或是同儕間口耳相傳的那一套。
常常有朋友會來找我問問題,無論是網聚時、版上發問、甚至平常都會碰到。
不過我發現,很多朋友雖然心裡很困擾,但其實不太知道該如何提問。 很多時候,問題聽了半天我聽不懂。 不然就是問題的廣度太大、發散到讓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再不然,也有些問題提的不太負責任,讓我這個被問的人不禁有股衝動想反問:「到底這是你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啊?」 :P
但我也理解,大部分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單純他們就沒想這麼多(我猜,一般會習慣想很多的人,可能根本也不會碰到需要來問問題的狀況)。 所以我想,或許該幫大家整理一下「如何問問題這件事」。
這系列寫到這裡,大概把我在這議題上的一些想法都跟大家分享了。 從最早幾篇談的是女性應調整的心態、吸引男性的幾大重點、戀愛市場隨著男女年齡增加所產生的趨勢波動。 中間幾篇則談到為何女性該轉變得更加主動,主動與被動策略對於對象基數的影響。 接著也談了標準差以外族群應該採取的策略。 前一篇則更分享了大家對於婚姻這件事情該有的正確態度。
這系列的最後一篇,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也就是:到底甚麼男人是不該選擇作為結婚對象。
上週在家裡看了一部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演的片子,叫「神鬼玩家」(The Aviator)。 談的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 - 霍華休斯。 演他如何堅持夢想,抵押資產也要完成自己研發的飛機與電影;甚至最後還不惜跟國家對抗,非要證明自己是有能力造出全世界最大貨機的人。 當然,最後他也確實如願以償的生產出可以載運坦克車的巨大貨機出來。
不過這篇我要談的倒不是他這個人。 而是想說,好萊塢真的很喜歡這種「賭一個夢想,並因為堅持果敢而成功的故事」。 不過試著想一想,這其實是因為一般觀眾喜歡,好萊塢投其所好罷了。 我們從小到大都崇拜這種追求夢想、屹立不搖、就算千夫所指下也願意奮鬥下去的人。 看著他們最後終於柳暗花明、證明自己是對的、或千辛萬苦達成夢想,總讓觀眾有股身心暢快的感覺。
這是一篇短文,適合在周末看的短文。
這篇其實是很久以前在別的一個網站談「欺侮以及對抗」時寫過的一段。 部分內容剛巧跟前段時間寫的恐懼感系列有些關聯,也就翻出來稍微做了些潤飾在此貼上。 主要也算是補充我在論人類的恐懼感 (下)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文末提到的一句話:「(心理上的修練)甚至比靠強化能力來的更加完美」的含意。
對恐懼感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延伸閱讀一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