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幾位想轉換跑道的中、高階主管,寫信來跟我說英文面試很抖,需要我的協助。在打完招呼後,我總是會說:可以請你來個 3 分鐘以內的自我介紹嗎?英文自我介紹,可說是外商各職位的「必考題」,但能做得好的人並不多。所以,這是我決定從擔任外商講師和考官的經驗出發,為同學整理出三個自我介紹時應該避免的常犯錯誤。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要回覆來自學員Min的兩點提問。針對第一個問題,也就是如何讓自己說話有重點,我想提供Min三個對我而言效果不錯的方法。而關於第二個提問,也就是如何重建自信、不再被過去的失敗經驗影響,我覺得光是提供Min一個信念、或者是提供「你一定可以的」這類心靈雞湯,恐怕也效果不大。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會建議「用成功來洗去自己對失敗的恐懼」。
無法否決的故事遠比趣事還要吸引人,遠比「以假扮真」還要更發人省思。無法否決的故事是一種策略性敘事,能把你的受眾轉移到未來,引領他們開啟一趟旅程,超越已知的世界,抵達機會的應許之地。這種故事能傳達新的願景、策略和路線圖,而且故事的說服力與吸引力強大到受眾們全都會無法自拔地看見、感覺到並相信你描述的未來。簡單來說,他們會想要你推銷的事物。因為你的構想是個不證自明的事實,能讓人產生共鳴。
麻煩的是,那些會邊做邊抱怨的事,到底自己還是有一份責任。如果其他一同擔當的人努力些,自己的一份不會如此沉重。看到其他人那麼輕鬆,獨撐的人免不了懷疑自己太傻。與別人共有的責任,最容易生出矛盾。古有明訓,三個和尚沒水喝。因此,子女多的父母,若不懂得按捺孩子之間的比較心態,老來可能比只有一個孩子的更無依靠。
隨著印度國際影響力的拓展,有越來越多外商公司的要職由印度裔人士擔任,我們在世界各地碰到印度同事的機會也大幅增加。然而要跟他們用英文溝通時,相信許多讀友都遭遇過不小的困難,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聽不懂」。聽不懂印度腔英文,有時真的不是因為你英文不好,或單字量不夠,而是「本來就沒有這個單字」。
「英國人說話真的很紳士嗎?」這是我在和英國文化相關的演講或課堂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我認為,「紳不紳士」其實是很主觀的感受,但英國人說英文時的確有幾個鮮明的特色,和我們在台灣較常接觸的美式英文大相徑庭,也許是其中幾點,讓你有了「紳士」的聯想。
有幾次口譯結束後,客戶來跟我說:「老師辛苦了,感謝你標準的英文翻譯。」也有幾次英文口說課下課後,同學跑來跟我說:「老師你說英文很標準欸!」我一面感謝同學和客戶的肯定,但同時我也一面對「何謂『標準』?」這個問題展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