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涯

所謂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意志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

人是少數能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生物,據說自然界中除了人類唯有猩猩與海豚照鏡子時知道裡面那個影像就是自己!對於大多數的動物來說,「做自己」就是遵循動物本能:阿狗有阿狗的行為,阿貓有阿貓的樣子。但對於人來說,因為我們有更複雜的自由意志,同時受到社會價值的影響,所謂「真正的自己」,恐怕在嬰兒時期第一次聽懂媽媽的呼喚時,就進化了。在「自己」這個東西已經質變的前提下,「做自己」就更難說清楚什麼意思了。

為何職場裡怨念最深的員工,往往是克盡本分,用力付出的人?

我發現職場上有個哀怨的族群,很像「李奧納多.皮卡丘」,每部作品表現都不俗,也受到客戶同事的認同,但付出多年,他們心心念念的那座奧斯卡獎(老闆的重用與認同),卻總是頒給別人。

在職場中,我該把自己藏好? 還是該讓大家看到我的才能?

這是一篇讀者來函的回覆。

原文如下(為求語句通順,做適當編輯):

---

Joe,Byran兩位顧問老師你們好!

我最近讀了你們寫的書,有問題想詢問你們的意見。

在「別當不服輸、不願賭卻又不服氣的職場魯蛇」裡寫的那種人,我自己本身的工作環境就遇過很多。 當初我以為這間國內算大的保險公司,裡面的員工應該都很有幹勁,能激發我成長才投履歷的.. 但我周遭大部分的人,卻都認為事情做到剛好符合標準就好(剛好及格60分)

所有的人生選擇應該是為了追尋,而非逃避

為什麼有人總是不斷地換工作,卻又不斷地抱怨?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每次轉職都是「逃避驅動」,而非「追尋驅動」!

換新工作很快就無趣了,是否因為你有這樣找工作的習慣?

馬上要過年了。 過完年,是一般常見的換工作潮。

只是我常常建議身邊的朋友,如果要換工作,其實不該選過年後。 尤其若你是因為覺得工作無趣、或工作成長性不高,就更不該在過年後換工作。

這是為什麼呢?

你想想,為何年後會有大量的職缺空出來?

原因大家應該都猜得到:因為有很多人等著拿了年終才離職,所以年後會有大量職缺釋出。

重點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是10年後你靠什麼賺錢

一個理想的職涯選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槓桿」,二是「彈性」。「槓桿」讓你每投入一分,獲得一分以上的收穫;至於「彈性」則強調,每個選擇都該讓你的路越來越寬廣,而非越來越狹窄。

可惜,是人生道路上最危險的陷阱!

小時候我家離台北某個夜市很近。下午放學都會看到小吃攤販在準備晚上的生意。我親眼看到一家賣冬瓜茶的老太太,會把前一天賣剩的茶倒進新的茶桶裡,新舊混合一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