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我是沒有在過情人節的。對節日無感,之前曾經有任男友,不信邪(是以為我在客氣?),情人節還是送我東西,送了我一兩次之後發現,我真的沒有準備他的,反而有點失落(應該是要鬆口氣才對吧)。情人節,你是商業節日我不屑過的那一派;還是沒特別感覺,配合另一半過節的那一派;又或是積極計畫禮物、行程、餐廳的那一派?
小萍很討厭過年。過年代表着會有一堆親戚聚在一起,對他們這些小輩評頭論足。她特別討厭大阿姨和姨丈,當他們看到小萍,總是可以挑出一堆毛病,包含:不會打扮、太胖、太醜….小萍雖然不喜歡他們的批評,但長期下來,小萍也忍不住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醜、很糟糕,「否則他們怎麼會這樣說我呢?」;最後,小萍對自己越來越沒自信,也越來越討厭鏡中的自己。
我們有時常會聽到別人這麼說:「這又沒什麼」、「你也太敏感了」、「真的很玻璃心耶」。聽到這樣類似責備或貶低的話,我們可能因此產生壓力,也變得沒有太多時間去面對自己的感受是怎麼發生的,反而是順從這些話,逼迫自己壓抑,或是責備自己,失去了更加理解自己的機會。
我自己是這麼看:面對嫉妒,與其把它當作需要害怕的東西,不如把它當成是你「做對了什麼的指標」。古人說過,所謂不招人忌是庸才 --- 你只要有才幹,到了團體中做事,難免就會被大家當成嫉妒的對象。甚至,講得極端一些,只要你是有能力的人,或是只要你在團隊中願意好好做事,這恐怕是一件完全無法迴避的事情。
六月初在大人學開設的【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第三班順利結束。一開始給大家「當對方心情不好,你要怎麼安慰?」的練習,身為安慰者常會有「想幫他解決問題」的心情,但 卻讓被安慰者覺得:「你不理解我的心情」,於是兩方都因 此而感到挫折。明明不是不在乎對方,怎麼總是沒辦法安慰 到「點」上?
這裡我想先提一個職場工作者常忽略的重要概念:職場關係的基礎是互惠合作而不是交情多寡。試想,一個對你超親切的同事A,出遊必帶伴手禮,還時不時揪團購,但每次要資料都遲交,拜託公事兩手一攤說這不是他的工作,你認為他算「好同事」嗎?
每個人都希望工作是快樂,最好是下屬服從你,同事和你合作愉快,連老闆也對你的工作完成度讚不絕口。但是我知道,只是在辦公室的一角默默工作,工作絕對無法如你所願順利進行。因為,你的自由度非常低,所有的資源和條件都掌握在別人手裡。你不想要暗黑,但你不知道的是,職場政治力 不僅可以產生防禦力,更是你拿回自由度和控制的最佳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