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只靠廣撒履歷?過來人分享:「挖掘第一手資料」更是必做工夫!

求職只靠廣撒履歷?過來人分享:「挖掘第一手資料」更是必做工夫!

【為何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大人學長期分享職涯相關的知識,不過在經營職涯之前,「求職」恐怕也是困擾許多人的一大關卡。

說到求職方法,許多人的做法可能是廣撒履歷,哪一家通知我,那我就去面試,看看有沒有機會被錄取。更用心一點的人,可能會在履歷上依據「自己理解到」的公司特色來做微調,然後就一一送出,佛系等待回覆。

也許透過這些做法,花點時間確實也能找到工作,但其實其中有個重要細節你若能顧及,將能大大提升求職時被看見的機會。

畢業於台灣大學、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後來進入臉書與金融科技公司Square擔任數據分析師的Fiona,在其新書《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中,就點出了這個重要細節 -- 挖掘第一手資料。

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重要?又能如何實踐?以下,我們摘錄了書中內容,也邀請各位一同思考看看。


職涯探險有沒有辦法走得更快更好?掌握「挖掘第一手資料」這個祕密武器,讓探險家彷彿得到了空拍機,事半功倍。

雖說職涯道路是一種探索,但也不用每條路都親自走一遍。有一個很強的祕密武器,可以讓我們得到情報,如同探險家多了空拍機,不用深入險境便可探勘地形。

這個武器叫做:挖掘第一手資料。

注意:這裡所說的資料,貴在「第一手」。也就是:直接從業界蒐集到的訊息。

網路上的評論和分享固然有用,但我們花二十分鐘蒐集到的資訊,其他求職者也都找得到。這只能算是基本資訊,並不能成為我們的優勢。

舉例來說:假設我今天想進入金融業,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怎麼進入金融業」「金融業面試考什麼」。這樣的資訊能讓我們對產業有最基本的理解,但並不足以幫助我們擬定精準的求職策略。我們要做的,是挖掘出更深一層的、跟自己更切身的情報。

比方說:金融業又細分成哪些產業和公司類型?哪些科系背景的同學會去哪些類型的公司?哪些金融公司曾經招募過我們學校的學生?畢業以後的學長姊都任職哪些職務?學長姊在這些職位上做的是什麼事?所在的職務單位,有在招人嗎?有在招人的話,他們看重怎麼樣的背景跟特質呢?履歷要怎麼寫才會加分,有什麼大忌?正職和實習生招募時程分別是在幾月呢?我需要先考到什麼證照,才符合申請資格?申請這些職位有什麼學歷限制?

擁有這樣深度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讓眼前局勢頓時明朗許多。不用糾結於各種碎片化資訊,在五花八門的網路分享中胡亂猜測實際狀況,可以直接擬定對自己最有用的求職策略。

求職條件沒列出的潛規則

初次找實習時,我曾經槓龜好長一段時間而百思不得其解。當時想找投資銀行實習的我,似乎再怎麼努力都沒有效果:奇怪了,我在校成績夠高,履歷也放了該放的重點,怎麼連一次面試機會都沒有?網路上履歷教學所說的,別的同學在論壇上分享的,我都摸透了,怎麼始終杳無音訊?

後來,我參加了一場正在投資銀行工作的學長辦的講座,才聽到一個我從來不知道的重大訊息:在美國,各家銀行都有自己合作、喜歡招募的學校。這些學校稱為「標的學校」(target school),通常由公司附近的名校組成。標的學校是歷史悠久的不成文規定,每年企業徵才季開跑,公司會優先面試標的學校的學生。標的學校的申請者如果數量充足且夠優秀,可想而知,那年的職缺很快就會額滿。而來自非標的學校的履歷,可能連看都不被看一眼。

學長還說,銀行業特別看重人脈。競爭太激烈,一家大銀行每年收到幾千封優秀學生的履歷,但職缺寥寥無幾,這樣該怎麼甄選?過度競爭的現象是:學生必須在徵才期開始之前,就先跟業界人士建立人脈。透過熟識的學長姊也好,參加說明會、蒐集主管名片也好,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就讓公司內部的人對你有印象。如此一來,才有機會在大四時擠進面試行列。

這樣的職場資訊,對我有如當頭棒喝。

我意識到:要找到工作,光靠蠻力廣投履歷是不夠的,我還要知道這遊戲該怎麼玩。之前怎麼投履歷都沒有回音,是因為自己的學校根本不在「標的學校」之列;我投的職缺,也是求職者比肩繼踵的大廠,等到徵才季才開始應徵的我,早已錯過聯繫校友的時機。

了解到這點,我立刻改變求職方向。先研究出自己的學校是否為某些小型公司的標的學校(與學長姊詢問一番後,發現是的!),並開始接觸這些學校的校友,累積人脈。

就這樣改變策略之後,我投出的履歷回覆率大增!

投履歷沒有回音,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不好,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遊戲的玩法。求職之路跟讀書考試很不一樣;在考試的世界,每個人擁有的資訊是一樣的,只要夠努力就有分數;可是在求職路上,比的是誰擁有更多資訊,誰願意捲起袖子下海去探索,挖掘出更多消息。願意花心思去採集資訊的人,更容易撿到寶藏。

如何深入虎穴,挖掘第一手資料

第一手資料就像是一本遊戲攻略,告訴我們遊戲怎麼玩,知道攻略的玩家自然比土法煉鋼的玩家玩得好。

那麼,要從哪裡挖掘資料,又該挖掘什麼資料呢?以下是幾個我常用的管道:

‧ 學校的職涯中心:

學校裡的職涯中心通常是座被忽視的寶山,裡頭會有許多企業的招募訊息,讓我們知道有哪些公司喜歡來自己的科系徵才、學校的校友都去哪幾家公司、就任哪些職位。為什麼要知道這些資訊?因為職涯中心裡的職位是離我們最近的機會,申請這些職位收到回覆的機率更大。這就像是遊戲攻略裡告訴你:哪些關卡比較好打,先從這些地方開始挑戰。

‧ 公司舉辦的講座、說明會:

企業這次徵才的重點是什麼?對於專業證照有什麼特殊要求?申請時間會是什麼時候?這些基本訊息,都會在徵才說明會上得到解答。就像在打關卡前必須了解遊戲規則,講座說明會上的資訊不容忽視。

但除此之外,從企業說明會上我們還可以挖到很多隱藏版寶藏:比方說,企業引以為傲的文化、徵才者看重的硬實力、軟實力、哪些經驗會是加分項等,知道這些公司訊息可以幫助我們寫出企業想看的履歷,面試的時候呈現對方在乎的特質,是打怪的利器。

‧ 直接聯絡業界人士:

最精準最深刻的資訊,來自業界人士。

業界人士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在工作的學長姊可以分享自己團隊徵才的重點、實際業務的內容、產業必備的能力;可以告訴我們產業的職涯進程、有哪些職位分別在做什麼事、短中長期發展如何;可以分享自己當初是怎麼求職成功、有哪些小撇步、哪些坑需要避開。跟業界人士的深度交流,不只是讓自己對職缺有所了解,更像是獲得上帝視角,當眾人皆在迷宮裡像螞蟻般找出路,你已經手握宛如擁有哈利波特魔法的劫盜地圖。

錄取MIT金融所教會我的事

第一手資料到底有多管用?我就曾透過挖掘第一手資料,申請上心儀的研究所。

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研究所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學校,但當年志氣比智商高的我,決定挑戰這個殿堂。

我對於美國研究所學制一竅不通,連什麼是備審資料都不知道,抱著一股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傻勁,從研讀學校網站開始,徒手準備。

我研究了學校網站的每個字句,又去論壇找各種經驗分享,卻發現網路資訊太複雜,反而讓我找不到方向。有人說指定考試分數越高越好;有人說備審資料才是重點;有人說履歷上一定要有大公司的實習紀錄;有人說特殊的課外活動經驗才可以突顯自己……這麼多建議,反而讓我不知所措。所以我決定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招生說明會問個究竟。

我參加了MIT招生說明會,在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厚著臉皮舉手詢問各項申請條件的評分標準。招生委員很細心地為我解答:備審資料跟指定科目考試一樣重要,千萬不要覺得科目考試夠高分,essay(小論文)就可以隨便寫喔!至於GMAT(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要考幾分才夠,上網去查學校的錄取平均分數,以此做為標準就可以了;履歷上如果有金融相關經驗很不錯,但是學校也非常歡迎來自不同背景的申請者。

從招生委員的口中,我心中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招生說明會給我的寶物,遠遠不止於此。

在說明會中,招生委員談到學校的羅聞全教授當選了《時代雜誌》的百大影響力人物。羅教授致力於以財務理論解決世界上尚未破解的疾病問題,提出把金融工具運用在資助癌症研究的方法。這樣的研究既創新又值得敬佩。招生委員說得誠摯激昂,頻頻強調這種解決社會問題的精神,正是MIT的風範。

我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從網路上旁敲側擊了好幾個禮拜,自以為已經很熟悉學校特色,殊不知我知道的僅是皮毛。從招生委員演講中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MIT金融所不僅是注重學術創新的殿堂,願意利用所學去解決世界上的難題,替社會創造價值,才是系所崇尚的精神。

在招生說明會挖到寶的我,決定趁勝追擊,直搗黃龍,去校園走一遭。我風塵僕僕地從美國西岸的加州跋涉了三千英里,來到東岸的波士頓,參加MIT校園參訪。我和其他參訪者被帶到招生辦公室裡,年輕的主任替我們講解學校特色和課程內容。

為了更深刻地了解這個系所,我問主任:「請問您覺得貴校的金融研究所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主任微笑:「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MIT不只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先進,我們其實很倡導利用所學對社會做出貢獻。像今年登上《時代雜誌》的羅聞全教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又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社會責任真的是當年學校引以為傲的地方。

這趟追尋第一手資料的旅程,讓我收穫滿滿。透過與招生委員的對話,我在在體會到系所的個性與文化。為此,我決定在essay中闡述自己學習金融的深層原因,強調實踐社會責任是我求學的目的;而在口頭面試中,面試官主動與我深聊這個主題,談到了羅教授的事蹟,還有我對於金融領域的期許。這個共通的話題,讓我們的對話流暢又順利。

接下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準備其他學校的申請入學。如果學校沒有舉辦正式說明會,我便直接寫信給招生辦公室,詢問校園參訪的可能;如果沒有錢坐飛機去校園參訪,我便在網路上找公開的校友資料,有禮地詢問對方能否跟我電話分享。透過無數個email和電話,針對每個申請學校,我盡其所能地了解它們的文化特色、學生特質、辦學理念。深刻體悟到每間學校都非常獨特,我也為此根據它們不同的調性,客製化備審資料。

透過這種方法,我申請的四所研究所當中上了三所:MIT金融所、杜克大學管理學碩士,以及最後我選擇就讀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只要願意探索,小螞蟻也可以憑一己之力,找到突破之道。

申請學校如此,更何況是求職?很多時候,求職無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訊息不足。我們沒有足夠的訊息知道要凸顯自己的哪些優勢、要呈現哪些相關經驗、要怎麼溝通才能展現出自己的能力;想要破解僵局,靠的就是夠多的資訊。

 

本文摘自方智《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