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你最好的人生是哪一段?

最近趁著早晚搭捷運的時間看完了胡雪巖的第三部 - 燈火樓台。 其中一段寫到他因李鴻章的政治鬥爭而垮台時,跑去找了兩個發跡前的老朋友閒聊。 閒聊中感嘆談到:「這一個多月,我常常會有個怪念頭,哪裡去尋一種藥,吃了會叫人拿過去忘記掉。」 胡雪巖又說:「從我認識王有齡起,到今天為止,這段日子切掉,回到我們從前在一起的晨光,那就像神仙一樣了。」 有些讀者可能沒看過這本書,所以我交代一下胡雪巖這個人。

關於「職涯規劃」:3 個圈畫出你的領域

這幾年因為常在版上發表和職涯、生涯規劃有關的文章,所以三不五時就會收到迷茫網友的來信或留言,有的人要我對他們的職涯、生涯規劃給建議,有的則直接把履歷寄給我請我調整。當我快變成業餘的求職顧問時,Joe也幾乎變成了一位兼職的愛情顧問,因為來信的多半是來問感情問題。 從這些來信當中,我發現兩件事情。首先「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還真寫實,因為寫信給我的以男生居多,而Joe那邊則是以女生為主。另外我也觀察到,詢問Joe感情問題的信中,當事人多半花很多篇幅描述自己的心情與處境;而來信問我生涯規劃的朋友,則很專注在就業市場的發展性,甚至希望能抓住下一個上

創業成功的九大要素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有人找我談他的「咖啡廳開店計畫」。 不過每次都不例外,當事人花很多時間在談裝潢要怎麼樣,打算用甚麼豆子、哪牌的牛奶,以及想提供那些餐點之類事情。 至於一些更現實面的議題,這些朋友通常都沒有仔細想過。 我每次疑問起來,他們也多不太當一回事。 總覺得只要產品做得好,那些事情馬虎一些也無妨。 這實在是很多人想創業時最常碰到的盲點 - 總以為產品或是點子就是創業的全部了。 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其實是不對的。

三嶋亭

上禮拜我去了趟大阪與京都。 純遊記的部分我就不寫了。 一來這不是我擅長的,二來我去的景點大多是ㄧ般人常去之處,比方說清水寺、金閣寺、二条城、大阪城、環球影城之類,這種地方別人恐怕早已寫到爛了,實在也不需要我多寫一篇。 :P 不過,這趟旅程有樣東西我覺得很棒,實在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上面照片顯示的店 – 京都已有130多年歷史的三嶋亭本店。

求職勝出?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上週透過老同學介紹認識了一位管理顧問界的前輩。他現在正經營一間高階的獵人頭公司,他的客戶幾乎都是外商或是上市公司的中高階主管,還有一些外籍的專業人士。席間他跟我分享了不少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像是近年來台灣的外商紛紛轉進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等地,有不少具備外商經驗的高級主管因為不願意外派,失業兩三年的大有人在。我也有點驚訝地發現,其實有些人已經做到大公司的主管職,卻對自己職涯規劃少有投入。好比說,這位前輩最近就輔導了幾位主管進行職涯規劃,他告訴我,所謂職涯規劃,不過就是釐清兩個重要問題,但有些人職場一路順遂從未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直到工作上出現狀況,才慌忙求助

失敗,因為你其實太過傲慢

某天你家裡馬桶突然壞了,於是你找了個水電工來修理。 水電工看看摸摸後,跟你說:「唔.. 這應該是墊片壞了。要修就要整個換掉。」 你問他,換個墊片是要多少錢。 他回答:「墊片加上工錢,換好要$800。 你要換嗎?」 大部分的人這時候應該都會點頭接受吧? 雖然可能有人覺得只是換個墊片要$800元實在有點貴。 但不換,你又能怎麼辦呢?

賽局基礎 之 小秘書的選擇

每次提到賽局理論,總有些人會誤會。 要不以為這教的是如何在比賽中獲勝的方法;再不然,就是覺得把所有事情都以局的角度來檢視,好像非常的冷血、權謀、很有馬基維利主義的味道。 像我最近貼的所謂局這件事那篇,就有網友在文末留言疑問:考量局的話不就「只有算計而沒有情了」;而之前推薦網友看「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也是被疑問說「這樣看來自私似乎才是最佳選擇?」 但這是極大的誤解。 學習賽局並不是要學習無情、也不是教你自私,人類的成就通常都不是自私能建立的,所以無情也從來都不是我們要宣揚的理念。 相反的,學會賽局、看懂局,你才會知道要「如何合作」。 這句話乍聽起來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