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班族而言,選擇一個可追隨的主管大概是最看重的事情。 因為對大部分人而言,跟到好的主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有機會因為主管的升遷而扶搖而上擴大視野。 但若跟到壞的主管,無法升遷不說,也可能因為老做類似的工作而毫無成長的機會。 所以對於描述壞主管/老闆的漫畫總是特別多,怎麼樣的人是壞主管,可能每個人也都累積了一堆想法。
不過,我們雖然時時在觀察主管,也常常取笑我們的主管,可是將來總有一天我們會坐到他的位置。 屆時,可就換別人偷偷觀察我們啦。
可惜大部分的我們在初當上主管時,往往都還沒準備好,很多知識與體悟,也都是在過程中才慢慢摸索養成的。 若我們的主管不好,我們自己通常也會有樣學樣,最後也可能變成別人口中的壞主管了! 所以,當上主管前,自己恐怕也是該多少培養一下相關的知識。
前幾日在我們FB的網友交流團中,有人問到Bryan關於「當初為何會想創業的問題」。 Bryan回答說:「其實他從沒想過「當老闆」這件事,也沒有創業的慾望,我純脆只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幫助公司和個人運用管理知識」,但當時在台灣並沒有理想的工作,只好自己開一間了!」
下面就有網友回說,「少來了,那是你們厲害」。
不過,我得說我其實滿同意Bryan的說法。 我們一開始倒也不是刻意想創甚麼業,當時只是一片熱血想做些台灣沒有但我們想做的事情。 (所謂台灣沒有但我們想做的事:當年一般人講到專案管理就想到是考PMP。 但實際上專案管理明明還有很多別的事情、如排程軟體、如實務規劃、如進度控制等,訓練課程也可以不要只是背公式講理論。 這些我們會、也希望讓更實務的東西普及,我們想改造改造環境,所以就出來做了。 這大概是我們一開始熱血的初衷。) 雖然過程中不免有些跌跌撞撞、我們也犯過很多小錯,但始終沒碰上甚麼大的問題,也就一路開到現在。
最近有年輕的朋友跟我們提到:「我其實不貪心,只要有個穩定的工作、工作輕鬆、不要壓力太大、薪水夠用、平常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一年能出國一次,這樣就夠了。 我的人生並不求升官、也不期望大發財,甚至不想當管理職,只要能自在過著屬於自己的小日子即可。 這樣的願望應該很容易? 有甚麼好方法能讓我一直過這樣平凡的人生呢?」
記得朱學恆先生有在他的部落格中寫過類似的文章。 他談到的比較是夢想的重要,以及這時代要追求快樂也是得很努力的! 我在這篇,則想從邏輯的角度來提醒年輕的朋友:『世界上沒有所謂不貪心的願望。 只求穩定的小日子,反而才是最難的願望。』
親愛的老僑老師
我是你的一個忠實讀者,讀你的文章已經好幾年了,也有買你的書來看,從你身上我學到很多。 最近有個讓我很困擾的問題,極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今年32歲,有一個交往四年的男朋友。 不過在我與他初認識時,他已經有老婆、而且還有一個快國中畢業的兒子。 對,沒錯,在那段關係中的一開始我是小三。
最近跟一對小夫妻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他們打算辭掉工作來開飲食店。 地點已經選好,要在台北一個上班族很多的園區外圍頂下一間店,然後要賣他們非常自豪的「焗飯」。 老婆一個人負責外場,而老公還有一個弟弟則打算負責廚房。
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的焗飯有幾種口味,絕對都真材實料、現點現烤,而且保證好吃! 再來,根據他們的規劃,因為附近還有很多在搶中午吃飯人口的小吃店,所以他們覺得如果壓低焗飯的售價,在這人人都想省錢的時代,應該會是切入市場的好主意。 所以雖然店位在台北市的精華地段,他們卻打算一客只賣69元;而且,還要提供美式咖啡免費飲用的服務。
我一聽,有點傻眼。
前兩日跟朋友聊天,他提到一位每天泡夜店的友人得了憂鬱症的故事。
我乍聽之下有些訝異:「每天泡夜店的人生活不是應該多姿多采? 怎麼會得憂鬱症呢?」
照他轉述,他這位朋友家裡滿優渥的,所以很早的年紀就被送出國念書。 不過他不是愛讀書的類型(但話說回來,有誰是嗎?),所以從高中開始就常翹課,沒事常在卡拉OK、KTV等地方出沒。 但因為家裡有錢,就算每天吃喝玩樂,經濟上也不至於有問題。
過了幾年,大家陸續畢業離開學校。 一些朋友回到了香港與台灣,另一些朋友則到美加其他地方就業,但他因為大學沒畢業所以一直待在那邊 - 住在同樣的房子,每天作息也相同,晚上大半時間都混在夜店與KTV中。 喝醉後回家睡覺,傍晚醒來後不知道要幹嘛,就又往那些地方跑。 而這段時間他沒讀書,也沒出去工作,基本上就甚麼事情都沒做。
兩周前貼了「半澤直樹」中上班族該看懂的三件事 ,沒想到帶來了大量的閱讀人數。 撇開商周與關鍵評論網轉貼不談,光我們這裡就湧進來四萬多人。 這多少證明上班族們對於職場政治似乎總是非常感興趣的? XD
我在那篇結尾提到,半澤直樹畢竟是戲劇,所以能有戲劇性的逆轉。 但真實人生可能沒辦法這麼「好運」。 如果你是半澤直樹,知道結局會是被調去東京證券,,你會想退回哪個時間點,又打算做甚麼事情呢?
雖然我本來沒打算談我自己的看法,不過文末好幾位讀友在問,所以我也就勉強多寫了這篇。 不過,也要強調一下,人生的選擇並沒有標準答案,我的看法只是我個人價值觀的展現,未必是客觀上最好的做法。
另外,在此之前,我也想先聊一下那篇貼出後,有幾則非常值得一談的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