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策略

用了 ChatGPT 之後,才發現原來我也是「慣老闆」

一開始我對 ChatGPT 的想像,是一個自動的文章生產器,就是我把我想要的文章方向丟給它,它就能自動幫我產出內容。但是,當我開始使用之後才發現它並沒有我一開始想像的那麼完美。有時候它會回答錯誤或者不相關的內容,有時候它會生成一些無意義或者重複的文字,有時候它甚至會拒絕執行我的要求,但更多時候它會回答我空泛的內容。

比起擔心 AI 取代你,你更該思考怎麼「切分工作」!

這幾個月因為 ChatGPT 的關係,網路上各種關於 AI 與人類工作關係的討論大爆發,隨之而來的就是有許多專業工作者,擔心自己是不是即將被取代?自己未來的職涯該怎麼規劃?作為一個職涯輔導師、文字編輯、團隊管理者,我也是在使用了 ChatGPT 的第一天開始,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用 ChatGPT 快速掌握陌生領域的關鍵內容,提升跨領域溝通的「精準度」

前陣子,我的同事 A 遇到一個煩惱,他不知道怎麼描述我們對網站權限管理的功能需求。如果只是說「我想要一個能自由設定不同人員權限,可以輕易地修改個別人員權限」,那對外包廠商來說感覺好像什麼也沒講;但如果要把我們的需求講得很細,我們又不是專業的網頁開發人員,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準備,擔心花了大把時間做,結果給出去的東西對方還是看不懂。

獨行俠在職場能不能生存?內向的你,需要找到融入人群的社交開關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要來回答讀者 Emma 的提問,她的信件內容是這樣的:「兩位主持人好!我是被朋友介紹來聽大人學的新聽眾,目前聽了不少單元,似乎都會牽扯到要融入人群或者類似的概念。這令我不禁納悶,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給獨行俠的生存空間或守則嗎?我是一個快30歲的上班族。第一份工作做到現在也七年了。平常上班過程中,我不怎麼跟同事互動,都是默默在做事。

到底是當「雞首」比較爽,還是當「牛後」比較香?這要看你今年幾歲!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來聊聊一位夥伴提出的問題:他手上有兩家公司的 offer,一家是知名大企業,薪水很高,但他很擔心進去之後能力落後同事;另一家公司規模相對小,薪水也比較低,但他比較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他在課後跑來問我:「老師,我究竟該怎麼選擇?」

線上會議如同摸黑吃飯?!遠端會議必備 3 關鍵,成功打造高效會議

線上會議無論是會議主持人,亦或是希望會議可以準時結束的參與者,我們都希望會議進行能兼顧效率和效益。那麼有哪些觀念和技巧是可以由我們「主動」去掌握,促進線上會議進行更加順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