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其實是去年寫了一半擱置下來的文章。 不過在前幾天看了Bryan新的那篇:要收穫,就別灌溉雜草後,讓我突然又想起來了這篇,並興起了想把它寫完的念頭。
只是這篇文章的起點說起來就曲折了。 最早的緣起是因為在去年初曾轉貼了一篇文章名叫:(轉貼) 如何成為傑出的工程師。 轉貼的原因在於覺得內容還滿棒的,看完想說一般老闆應該都會重視這些特質,所以推薦給大家看。 但文章貼上後,出現了一篇留言。 留言者批評我說:「轉貼這類文章完全從老闆觀點看事情,悖離人性而且不切實際」。 他認為認真苦幹的最後只會被幹掉罷了。
當下我其實有點愣住了。 並從那天後思考這問題了好久。
後來寫了個文章大綱,但又怕這議題很有爭議性,所以大綱列完後就擱筆沒寫了。 不過看到Bryan那篇談到「憤世嫉俗」這件事,我又突然有點動力想把這篇寫出來。 雖然很可能會有人還是不理解我的觀點,但若能多讓一兩個人轉變思緒,或許也不是件壞事。
---------------
我先說,我不否認,我很多文章的內容確實是從資方的觀點出發。 比方說做甚麼比較容易被老闆看到(如工程師那篇),或是為何要學專案管理、如何寫履歷,或是甚麼樣的行為是CP值最小的人生路 (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特別寫給還在學的讀者看)那篇)。
我之所以從這觀點切入,在於我覺得不管任何時代,成功與出頭的契機必然是得從資方或是掌權者的觀點來思考事情。 漁獵時代,部落重視食物取得的能力,你想掌權你該去學狩獵與追蹤之術。 戰國時代,諸侯重視能攻城掠地者,所以要有成就的該去學兵法與武技。 科舉選才時,你該去念皇帝希望你讀的書本與典籍。 至於現在的職場環境中,你若有辦法很快的掌握工作全貌、預警告知、或讓自己的行動先於老闆思維之前,你就容易被老闆所看到。
換言之,無論是現代要在職場上成功,或是八百年前要在官場上出頭,其中論斷我們的,本來就是掌權者。 若不從掌權者的角度看事情,又如何能真正做出被認同的事情呢?
再來,以資方的觀點來思考問題或是調整做法,就代表「悖離人性或不切實際」嗎? 這點我也一樣有不同的觀點。
我與Bryan對於人生的價值觀始終界定在「交換」兩個字上面。 像在專案管理領域上,如何交換是個關鍵;而人生管理中,交換一樣扮演重要的角色。 「交換」講的簡單些,就是當你知道自己要甚麼後,拿自己有的去換自己沒有的。
但大部分人主導行為的觀點在於「恐懼感」。 當人從恐懼感出發,對於交換的重點通常就放錯重點了,他們會試圖「拿自己最不怕失去的,去換自己最渴望的。」 但不怕失去的,通常不是最有價值的,也通常不能達到最大的槓桿效益。
再來,放任恐懼感主導時,我們的決策往往會遵循兩個思維判斷標準 :
- 穩定感的追求
- 風險抗拒心
「穩定感的追求」會讓我們不敢冒險,而「風險抗拒心」會讓我們試圖避免離開熟悉的安適區,更害怕任何變動(其實是同一件事)。 但這剛好跟一般資本家或創業家的性格完全違背 → 他們承受風險,並藉此賭注在未知上;他們得不斷說服自己遠離安適區,嘗試從沒做過的新東西,以避免被市場淘汰。 所以既然大家分屬兩個世界,那很巧的,大部分老闆剛好就不太會注意到另一個世界的人。 怎麼辦? 說起來也不難,要不就是找個有著同樣世界觀的老闆(但追求穩定感的老闆,很可能也不賺錢就是),或是試著讓自己轉變。
以(轉貼) 如何成為傑出的工程師那篇文章內容來看,整篇文章並沒有要人逢迎拍馬或是做甚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大部分著重的是要人分享知識,幫助同儕,建立規範,以便讓老闆注意到自己。 這樣的內容會被批評「違反人性」,其實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因為職場上,我看到很多人因害怕自己被取代,不但不做這些事情,反而反其道而行 → 努力保護自己的工作內容,拒絕透露給別人知道,更別說幫助別人或是主動培養自己位置的接班人。
結果老闆或許不敢動這群人,但也肯定不敢升他們(這概念可以參考這篇 升職的條件)。 久而久之,就成為重要但不突出的一群。 而這樣的族群也自然會產生一些抱怨。 會抱怨自己怎麼做了好多年,可是始終不受肯定與重視呢。 每次會覺得老闆升別人是沒眼光,老闆培養別人一定是對方逢迎拍馬或是有甚麼特殊關係。 然後越覺得世界不公平,也越用放大鏡來談論不公平這件事。
但我一直的偏見是這樣的: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這是大自然的本質。 每個人有高矮美醜,有聰明與愚笨,有力量強大與弱小,先天上就是充滿不平等的。 你我無法憑一己之力去扭轉,就算勉強嘗試很可能也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
但別誤會我,我說世界本質是不公平的,並不是鼓勵你去作奸犯科、燒殺擄掠、或欺侮弱小。 相反的,我是覺得,如果一個人真有心要去改變世界,與其只是狗吠火車,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變成能控制火車往哪走的人。
怎麼變? 世間事都有所謂「勢」的流動,背後也有對應的遊戲規則。 若是我們想辦法了解那遊戲規則,照著方向走,並在遊戲中勝利,最後自然能成為有辦法改變遊戲規則的人。 換言之,順著遊戲的「勢」走,才能轉換並站在另一端;這絕對比每天抱怨、哀嚎、憎怒全世界來的有意義、也有意思的多。
我自己曾有段時間在BBS的理財版當版主。 當時就常常看到很多人會說:「有錢人成功都是因為官商勾結、炒房地產、是內線交易」,「有錢人都是些奸詐狡猾的人,作股票真正賺錢的都是炒作的黑手」,「外資聯合法人坑殺散戶」然後就是一大段不齒或是批評的文章。 有意思的是,同一批人罵完又會若無其事的加入別的文章討論基本面、詢問明牌、猜測經濟走勢。
我每次看到這類文章就覺得很奇怪。 如果發言者真心相信這遊戲的本質就是走後門、不公平、與剝削,為何還要留在場中呢? 為何不離開市場,好好工作、認真過活就算了呢?
回到職場上。 如Bryan文中所提到,明明來學專案管理,又覺得專案成功跟管理無關的我也碰到很多次。 有人甚至更是極端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 他們覺得「職場成功者都是逢迎拍馬」;覺得「商場成功的都是利益輸送」;覺得「腳踏實地不可能成功」;覺得「認真踏實不會被賞識」;也覺得「專案經理就是一輩子打雜」。
我雖然每次都笑而不答,但心裡總會想說:「如果這真的是你相信的世界觀,你為何還要待在裡面不出去呢?」
如果有人真的相信努力是沒用的,那要不就是該換個全然不同的環境來自我實現,要不就該跳出來做革命份子 → 不管是要打倒資本主義,或是創造某種出世的環境,或是成立某種專業社團來改造風氣,不都可以嗎? 這樣不是才會讓自己過得更快樂嗎?
為何是一邊抱怨,卻又一邊默默的繼續待在一個自己不認同的環境中努力? 嘴裡嚷嚷的說升遷的人都是逢迎拍馬之輩,一面又抱持著自己努力加班能被注意的幻想? 一面假設全世界的PM都只是打雜打嘴砲,一面又來想考個PMP改善自己薪資與環境?
這不是很矛盾嗎?
而每次這類矛盾的行為,總讓我不解與困惑。
後來某一天,我才終於想透。 所謂「憤世嫉俗」,或許根本不是一種正義感外露的表現? 相反的,完全只是一種膽小與逃避的表現?
抱怨不公、批評不義,卻又不願意認清大勢、順勢而為,說穿了,那不就只是因為自己不想改變,又希望「把責任外部化」的心情而已嗎? 當一個人看著別人成功,眼下嫉妒、心下憤怒,又不想責備自己;最輕鬆的方法,就是告訴自己:「那不是我的問題喔! 是別人走了不正義的捷徑罷了。」
但真是如此嗎?
或許有些人成功是靠捷徑,靠著不正義的方法,靠家世內線或政治力,但所有人都是如此嗎? 整個世間的遊戲規則都不對嗎? 資方所期待的價值觀都代表邪惡與剝削嗎?
資方或許期待看到你對於工作的投入與熱誠,也或許希望你願意先多投入一些(如自主學習、想遠一些、建立規則、培養新人等),但這難道是甚麼罪大惡極的東西嗎? 把這些汙名化了,罪惡化了,打成牛鬼蛇神,到底對個人有甚麼幫助呢?
是,我同意! 這樣想絕對能讓自己很安適、很舒服、覺得自己都不用對自身的失敗負責任。 反正窮困都是社會不義、老天不公、是父母沒留錢財、是世人沒眼光的緣故。 但這樣不就是純粹的逃避問題了嗎? 這樣逃避又有甚麼意義呢? 除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把責任撇清外,又得到甚麼呢?
最後窮還不是自己窮?失敗還不是自己失敗?
到頭來 到底有甚麼好的?
我真心的期望大家,也在此鼓勵對於人生有所抱怨的人應該盡量讓自己轉個念。
別人的幸運、家世、背景或許都是他們成功的加速器。 但檯面上那些能維持成功一段時間的人,其實絕對是有本事的。 當然,我這樣講或許很虛,因為我自己還稱不上有任何成功。 所以你絕對可以懷疑我。 但我得說,就算是小成功,如要經營一個能讓大家常來的部落格,光要維持每幾天就寫篇文章貼出去,這其實就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了。
而要「維持」其他程度的成功,其實必然更難。 讓我們大家捫心自問,有多少人能每天寫日記? 有多少人能為了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承擔風險、投入極度的心力與時間? 若一個人連這種程度的事情都無法堅持時,更何況要維持在頂峰屹立不墜呢? 這其實才是最「違反人性」,但也是往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東西。想想,當別人有能力違反人性時,那其實就註定他與我的差異了…
所以,當我們眼睛看著別人缺點時,最好也同樣試著找出他們的優點。 讓自己保持客觀,丟掉所謂的憤世嫉俗,我們才真的能不斷自我超越。
最後,如果人不是打算要對抗遊戲而是想要順勢而為時,世界上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資方觀點,不是嗎?
31 則讀友回應
我認為這些東西要分成兩個角度看。
一個是自身職場生存、能力培養的角度,在此是要「下去玩遊戲」,因此要看透遊戲規則、想辦法在遊戲規則中勝出。若要以鑽漏洞的方式贏,要看自己是否願意以作弊的方式去贏。
但另外一個角度則是宏觀、看整個遊戲的角度,這時就會有所謂的「資方角度」、「勞方角度」。這時該思考的是,如果要修改規則,如何讓這個規則盡量公平、如何讓雙方都可有好的、適當的生存下去。甚至,可以嘗試以抗爭的方式來要求規則進行修改。
角度不同,自然就有兩者之間的差異。
確實是這樣
在這裡可以不斷看到的
“徹底理解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真的是很受用的核心理念
但我仍要強調,難以出頭的笨蛋
仍然是健全組織裡不可能或缺的存在
“完美的系統終將造就完美的崩潰”
這是駭客任務三部曲裡教我的
不過我的經驗是,如果是難以出頭的笨蛋
就算你拿著他逼他做最好的選擇,你一轉身他其實又回去了
:P
換言之,除非真有Matrix的造物者強力干涉
否則我們在這裡寫幾篇文章無病呻吟一番,系統其實永遠也不會崩毀的啊
最近發現了這個部落格真的如獲至寶
生活和工作的許多問題都可以找到思考方向
但關於這篇,我有點想補充
我們可以在這裡開心的談論這些東西
是因為有個高度發展和穩定的社會
而這高度穩定發展的社會
有一大部份是歷史上無數狗吠火車憤世忌俗
把自身不幸歸咎在外部者的不滿所構成和推動的
至少,沒有憤怒的勞工和激烈的抗議
怎麼會有比較健全的勞資關係和消費市場
讓這些人上人盡情揮灑?
所有的事情都有正面價值,包含那些我們認為是負面的東西
這問題我覺得端看我們是從甚麼觀點出發
國家民族人類未來?
那我同意,狗吠火車或是異議人士絕對是大我之福
可是如果是從自我發展的角度出發
不能審時度勢,那就有可能被打成黑五類難以出頭。
我們不是要去強調哪種對或哪種錯
這是個人價值觀的選擇
如果有個人是為了要改變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那我覺得這很棒
只是心裡要有變成曼德拉或甘地之類下場的心理準備
如果OK 那就能長期投入
大部分人的不快樂
在於他們明明只是想獨善其身或是出人頭地
但卻選一個艱辛的路
然後自怨自哀 抱怨社會無情
那我覺得就可惜了
我也浮出水面來嘴砲一下...
怎麼認真努力都沒用時,不是自己出問題,就可能是要換老闆了。
找個好公司(例如什麼百大企業),還不如找個好老闆,進去打拼應該會直通天堂啊~
而且換個環境後,順便也能驗證,到底是過往的自己能力不足,還是真的是資方有問題。
我的「現任」好主管常說: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就好,妳千萬不要太累,XX案才是主力,其他案只要演演戲就好。而我觀察到那些會抱怨的同事,通常是沒把話聽進去,想把每件案子都「認真」做,天天加班,卻被打槍。他們不懂所謂的演戲只是更有效率的去完成,而非完美。
我則是不常加班,最近兩星期工作量爆增,還是很少加班,但主管關切我的不是加不加班,而是:工作量是否會太大呢?反觀之前待在某一個公司時,就算我常常獲得客戶讚賞立下戰功,主管還是以「加班」衡量績效,甚至勸我別那麼準時下班以免影響其他加班員工的心情=="那麼...此地不宜久留啊~
把吃苦當作補,是鍛鍊身心,自我成長,但我覺得是不可能用來改變一位本來就和你沒默契與共識的資方。
確實,人與人的相性或許也是個該考慮的問題。
像我自己也是那種覺得事情結果好就好
中間無論是否加班或是幹嘛都無所謂的...
但也不是所有同仁都能習慣這概念
也不是所有平行的主管都能接受這概念...
但我覺得這也是可以理解
有些人就是得花很長時間把事情做好
他們也是公司必要的人力
若是有個人太強,主管又讓他無視規則時
確實有可能遭受其他一群的反彈...
這就現實面而言,也是很難處理的一件事情...
唉!!!!
但我還真欣賞amanda的想法!
但碰到那些"貴"賤的人,當時真得想殺了他們~~~
你目前看起來也是慈眉善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