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誌08|透鏡數位內容創辦人原詩涵專訪】我如何用「蘇格拉底的 6 道拷問」,做出創業與人生的艱難抉擇!

【大人誌08|透鏡數位內容創辦人原詩涵專訪】我如何用「蘇格拉底的 6 道拷問」,做出創業與人生的艱難抉擇!

「我在Hahow工作大概五年來,參與製作的課程應該超過100堂,這麼多跟不同講師合作的經驗裡,有次真的是數一數二慘痛……。」電腦視訊畫面裡,兩年前辭去線上課程平台「Hahow」內容總監職務、創辦「透鏡數位內容」的原詩涵(喊涵)聊起那段故事。

那是她加入Hahow課程團隊的第二年,當時,她負責協助一位網頁開發專家製作課程,「因為這個老師已經做過一堂課,我覺得他教學能力好又有(做課)經驗,所以第二堂課我就沒有太嚴格插手課程內容,比較多都在處理時程或行銷事項。」

沒想到第二堂課開賣、也陸續開拍課程影片後,忽然發現一個大問題:有個關鍵概念居然忘了加進課程中!

製作課程有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務必確保概念連貫且清楚,才不會讓學員有聽沒有懂。也因此察覺這個問題之後,她和老師只得夜以繼日地加內容補救,歷時整整一年,才搞定這個原以為輕輕鬆鬆的專案。原訂10小時的課程內容,硬生生翻了五倍。

當時雖然非常崩潰,但事隔多年回想起來,喊涵說:「那次經驗其實讓我的做課能力成長不少,甚至,關於思考跟決策,我也有些新想法可以拿出來和大家交流。」

小心!魔鬼藏在那些「看似」毋庸置疑的事裡

在線上課程製作過程中,專家通常負責提供專業知識,而像喊涵這樣的「課程製作者」,則負責站在學習者的立場,告訴專家「怎麼解釋會讓學員更好理解」。畢竟人一旦熟悉某個領域的知識,就容易落入「知識的詛咒」──因為這些概念對他來說都信手拈來,所以他們很難辨識「小白」會在學習過程中的何處卡關。

一般來說,每堂課的內容都需經過專家和課程製作者反覆討論;但喊涵回顧當時狀況,後續之所以需要花這麼大的工夫補救,正是因為自己一開始就認定專家有經驗、在課綱和內容上不需太多協助,於是把心力挪到其他工作上。

這件事帶給喊涵的學習是,小至日常工作方法的選擇,大至人生重要抉擇的思量,我們常不加思考地覺得有些事「就是那樣」,例如某件事就該用特定做法、人生就只能走特定方向。我們很少質疑這些既有的想法是否合理,反而把多數時間拿來思索基於這些想法的下一步,比方說「這個特定做法怎麼做」、「這個特定方向怎麼走」等。

但很多時候,既有的想法可能就不盡然正確了,我們越是將它看得毋庸置疑,就越難脫離主觀思維、做出理性的決策。

與其全然從直覺出發,我們不如練習把原有的想法視為一種「假設」,加以質疑和詰問。喊涵進一步解釋,現在思考事情時,她不免還是會先有個看法,「但我接著會啟動自我辯證,一層一層去想『事情真的是我覺得的這樣嗎?』然後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直覺當正解。」

發揮質疑精神,3層詰問釐清創業選擇題

喊涵舉一個「質疑立大功」的實例:兩年前她之所以決定創業,原因之一是看見不少企業有委外製作內部訓練課程的需求,但公司基於策略並不打算承接,當時已有五年課程製作經驗的她心想,這或許是自己將專業化為事業的機會,於是決定創業。

初期要決定公司服務範疇時,她總想著,既然當初是看到B2B(企業客戶)需求才創業,那就該專心在這個領域耕耘,不要急著經營B2C(大眾市場),也就是製作針對大眾市場的課程。不過,秉持著「先將想法視為假設」的原則,她仍啟動了自我辯證機制:

第一層詰問:為什麼想經營B2B生意就不能同時發展B2C?

→「因為我要專心。」

第二層詰問:為什麼一定要「專心」經營B2B生意?

→「因為這樣市場對我的印象會比較清楚,品牌定位比較清楚。」

第三層詰問:接了B2C案件就會破壞品牌定位?客戶真的在意我是專攻B2B還是B2C嗎?

「當我問到第三層時,我發現我沒辦法給自己答案了。不管是請教前輩,或實際去問我服務過的客戶,總之我需要向外找答案。」藉由多方詢問,最終喊涵發現,她原本「應該專心做其中一項」的假設是有問題的。

她透過請教看見的真相是,她主攻企業或大眾市場對客戶而言並非問題,更關鍵的限制其實是,企業市場非常看重教學資歷和名氣,資歷尚淺的她很難爭取到作品來累積名氣;但如果她能在限制較少的大眾市場做出代表作,累積出的名氣將幫助她更有本錢爭取企業案件。換句話說,兩個市場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經過一連串詰問,喊涵的創業策略不再只是基於想像,而是基於多層思考後的理性判斷。她也分享:「後來我們陸續做了一些B2C課程,像今年的『電商結構學』,對營收和名聲都有很大的助益。如果當時沒有啟動自我辯證機制,直接就專注做B2B,那我想公司搞不好也無法取得合理的營收、維持營運。」

詰問能力如何養成?不妨善用 6 問句來練習

「不過,雖然這案例最終成果是好的,但我不會說質疑百分之百能帶來好成果。」視訊畫面裡的喊涵補充:「質疑後還是可能走錯方向。不過以『無限賽局』的眼光來看,如果我們願意不斷在試錯過程中矯正方向,是很有機會逐步縮小錯誤幅度的。

至於自我辯證或詰問的能力如何養成,她也分享一套先前在《思考的框架》這本書中,看到的「蘇格拉底詰問法」。這個問題框架包含六道問題:

1. 我目前的想法或假設是什麼?
2. 我為什麼這樣想?
3. 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如果反過來會怎樣?
4. 我怎麼支持這個論點?它的來源為何?
5. 別人是怎麼想的?
6. 我錯了怎麼辦?錯了的後果是什麼?

喊涵鼓勵大家善用這六道問題來審視那些「似乎」毋庸置疑的想法。在訪談最後,畢業於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的她也補充,人天生具有「神經可塑性」──當我們學到一項技能且反覆練習,大腦中的神經間會持續建構新連結,幫助我們越來越熟練。也因此,有意識地養成自我辯證的習慣,長久下來,你思考事物的角度自然有機會變得越來越嚴謹、理性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