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談判怎麼影響上班族?看懂國際局勢,可能是你職涯突破的轉捩點

美國關稅談判怎麼影響上班族?看懂國際局勢,可能是你職涯突破的轉捩點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一起聆聽,在多數 Podcast 平台(例如 Apple Podcast  Spotify)都可以找到!


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有個農場裡養了非常多隻火雞,每當主人走近,火雞就會非常開心,想說又有食物可以吃了。日復一日,火雞見到主人都很高興,直到感恩節來臨......

這故事的寓意應該不難理解,火雞沒有搞懂狀況,誤以為見到主人就等於有口福,某天莫名其妙就被宰來吃了。人也是一樣,在享受日常小確幸之餘,也該對大環境的局勢、變數有所掌握,才不至於某天變故來臨了還搞不清楚狀況。

我跟 Joe 私下常聊中、美、台關係這類議題,尤其是這在商業上的影響,但因為讀者或聽眾未必跟我們一樣從商,而且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所以我們在文章或 podcast 節目中就比較少公開地談。

但這次,我想破例聊聊「關稅戰」。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鉅細靡遺地分析,但我認為它帶來的部分影響,其實是一般上班族也務必要知道的!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一下關稅戰。截至 2025 年七月,川普政府陸續公布了跟各國協商後訂出的關稅稅率。如果你受過基本的談判訓練,大概就會知道這協商中非常關鍵的,就是川普到底想要什麼。當然,他想要的東西可能很多,但看了很多資料後,我推測他最在意的就是「製造業的回流」。

因為川普之所以能再次當選總統,最主要的支持者來自美國中西部。這區是美國早期製造業的重鎮,煉油、做家電、製造車子等技術通通有。但隨著時代演進和技術外移,這裡的榮景慢慢消失了,也因此被稱為「鐵鏽區」。

對川普來說,這裡的選民支持他,他自然也得給這些人交代,加上明年美國國會又有一次選舉,他勢必要讓大家覺得投給他及他所屬的共和黨是正確的,才有辦法鞏固勢力。他想到的方式就是:讓大量國外企業到中西部設廠,增加工作機會。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川普跟一些國家談的條件,都是這些國家要大規模投資美國。像日本原本的關稅是 25% ,後來降為 15%,但附帶的條件就是要同時投資美國 5500 億元。目前台灣的「暫時性關稅」是 20%,雙方還在持續協商中,不過無論最終稅率會是多少,你其實都可以從得與失的角度來思考看看,而不是只關注稅率的那個「數字」,忽略了其他條件。

那你說,這對台灣的上班族會有什麼影響嗎?

首先,假設接下來談判後的稅率是相對低的,例如和日本一樣是 15%,這代表了我們一定也答應了某些投資條件,接下來台灣企業會大規模對美國投資或採購。

假設關稅是相對高的,這代表我們派去的談判官可能不願意給川普他想要的東西,於是川普拉高了我們的稅率。美國作為台灣關鍵的出口國,如果收取的稅率高,台灣企業的生產成本勢必就會跟著增加。比方說一個商品本來成本 100 元,當關稅拉到 30%,成本瞬間就變成 130 元。所以可能的發展還是台灣企業會到美國去建廠、或跟美國企業合資,避開高關稅的衝擊。

換句話說,無論稅率多少,台灣的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大概只會往美國做更多的投資。這對於上班族來說,是風險,同時也是機遇。

首先,如果你目前是在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公司工作,尤其你的客戶大多是美國人,這跟你就極有關係。即便你不曉得,但你的主管、老闆必定早就在討論要到美國發展。雖然你可能只是個基層員工,不必參與規劃,但因為公司對美國的業務增加,所以接下來可能就有很多外派需求。如果你也嚮往到美國去闖一闖,這就是很棒的機會。

再來,如果你的公司是提供跨國服務的,那接下來跟美國相關的業務也會增加,畢竟接下來會開始有大量的人員、資金在台美間流動。你可以思考看看能否針對這個新局勢增加什麼服務;或你以前不是負責美國方面的業務,近期也可以多花點時間做研究。

星宇航空就是個例子。他們在 2026 年一月會開始提供台北飛鳳凰城的直航班機。你搞不好在新聞在看過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消息,鳳凰城就是亞利桑納州最大的城市。所以你看,星宇航空其實也是老早就在佈局了。而且如果只有台積電在那邊設廠,要開一條新航線大概也不值得,所以他們必定是做過研究了,知道將來很多大企業都會在那邊設廠,甚至隨著各國人才移入,餐廳、手搖飲等大家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務也會進駐。

第三,英文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前幾年 AI 工具剛出現時,很多人都在討論外語能力重要性會降低,反正一切交給 AI 就好。但其實 AI 工具的使用場景還是有限,像在商務場合的即時翻譯,目前多半還是需要人類來做。

在各國與美國緊密互動的狀況下,我會建議上班族務必提升英文能力。一個原因是,短期內你可能就會需要大量處理英文文件、用英文和客戶溝通,如果你完全做不到,在職場上往往就少了很多優勢。另外,長期而言赴美工作的機會必定會增加,如果你把語言能力準備好了,那就更有機會到美國跟世界上一流的工作者共事!

第四,對於沒有想去美國工作的人來說,台灣也有更多機會值得爭取。畢竟當公司高層、主管紛紛派駐美國,台灣的業務總還是要有人處理,這時候,如果你願意主動爭取,搞不好就有機會晉升、承擔更多的職責!

以上四點,是我認為關稅戰會帶給台灣上班族的影響,但你如何讓這些影響不是風險、而是難得的機運呢?我會建議你提升幾項關鍵能力。

首先是英文能力。前面有講到,無論你要在台灣處理對美國的業務、或你想去美國發展,都會需要用到英文。

再來,懂「專案管理」也很重要。畢竟台灣多數公司過去可能沒有到國外投資的經驗,現在不得不去了,就需要在美國從零建置人資、供應鏈、管理等各種新系統,甚至還要組建新團隊,這些全都是專案。如果你了解專案環境中該怎麼規劃、應變、瞭解客戶的需求,能把這些事情都做好,那必定會是老闆眼中的大功臣!

>> 如果你想提升專案管理能力,歡迎參考我們開設多年、深受好評的【101 專案管理一日特訓班】

另外,如果你想趁這個時機轉換跑道,爭取到美國工作的機會,那比起使用台灣的人力銀行,我會更建議你用 LinkedIn。

你可以把 LinkedIn 想像成英語系國家的 104 人力銀行,在上面你會看到很多美國公司的職缺,搞不好也會遇到獵頭主動接洽。甚至你還可以建立人脈,比方說你想進入 Google 工作,你可以在 LinkedIn 上找 Google 員工請益,或表現你的積極讓他願意幫你內推。

不只台灣人想找美國公司職缺,其實很多美國公司也持續都在找亞洲人才,尤其像供應鏈業務,他們往往會想找在地人才來協助。我身邊就有些非科技業出身的朋友,因此有機會進入美國公司!

我相信這樣的機會會越來越多,只不過想成功爭取到這些機會,你勢必就要讓自己的英文能力提升,並且讓 LinkedIn 檔案充分展現你的優勢。

>> 關於如何經營 Linkedin,歡迎參考【V036 LinkedIn經營全攻略:建立個人品牌,拓展國際人脈,讓外商工作找到你】

總的來說,我想分享的是,很多人對於自己不滿意的事,常常只是抓著一個點抱怨或謾罵,但更實際一點,你其實可以關注大局,並想想如何把這些風險變成機運。以關稅戰來說,與其每天看政論節目罵政府,我會更建議你觀察看看「商人們」都是怎麼做的。畢竟政治人物的 KPI 是選票,他們想盡辦法影響你,就是希望你把票投給他們;但商人就是將本求利,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當你看懂了這個局,再想辦法為自己創造價值,讓自己的生活、工作變得更好,這效益必定比抱怨、謾罵還高。我想這也是我們做為大人,在這個快速變動、資訊紛雜的時代中更成熟的表現!


內容口述 / 姚詩豪;整理 / 鐘敏瑜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