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一本理財書中讀到,當你聽到菜市場裡的人都在談論股票時,也就是該退出股市的時候了!近幾年,周遭的親友,不管是保險業的,大陸台商,還是藝術工作者,都不約而同聊起了專案管理,有的甚至還打算去考PMP(美國專案管理師)認證,我心中突然百感交集,想跟各位聊聊這個現象。
之前看到Joe「關於本位主義」這篇文章,我實在不能同意更多!正巧碰上公司最近一些人事的問題(這是我許久沒發文的主因,順便牽拖一下!),但我想老外同事應該不會Google到這裡來,今天就來個隔海爆料。
台灣通過PMP的人數在2009年底正式突破8000大關。其中有些固然是經驗豐富的職場老將,但也有不少年齡介在30歲上下的年輕族群,希望藉由「專案管理」這個新技能(或證照)來增加自己求職或轉職的機會。本篇我想特別針對這個族群,分享我個人的經驗與看法。
每次和大家聊到職涯、生涯規劃這個話題,我總是強調「熱情至上」。因為我覺得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工作(尤其是可憐的台灣人),如果對工作本身不能享受,每天抱持著「上班是為了下班」的心情來度過這一大段人生,未免也太浪費了。雖然這的確是我深信的價值,但光說「熱情」又似乎太過空泛了,想要獲得實質建議的人可能還是無所適從。前幾天一邊洗澡,一邊不自覺回想起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的過程,我發現出自己面對生涯十字路的思維方式,其實和網路搜尋關鍵字還挺像的。
前幾日無意間看到某友人在其部落格的抱怨。
他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前段時間想找幾位參與專案的人員。
一開始面試了幾個有PMP證照的,但發現台灣真是個重視考試的環境。 碰上了幾個有證照但專案的概念卻滿薄弱的人。 排程不會排程、監控不會監控,考試考了半天就會幾個單字名詞;程度大概只跟有張CAPM差不多。 甚至還有人當場承認自己其實根本沒有專案經驗,考試填的資歷根本是半真半假的。 (昏倒)
老實說,這種履歷其實對當事人來說根本不是加分。 對面試者而言,花了錢花了時間考了證照,自己覺得應該有鍍些金,薪資福利的要求自然會想高些。 但對我們這樣的用人單位來看,這種PMP找來既然沒辦法立刻用,一些觀念不太對還要花時間改正。 與其花這麼多錢,我還真不如找個沒專案經驗但考過CAPM的來培養算了。
所以有段時間我想不如找幾個有CAPM的就好了。 偏偏台灣大部分人又好大喜功,考證照就想盡辦法鑽營要弄最頂級的。 這類有個「副」在前面的證照 (目前很多人把CAPM翻成「副專案管理師」,但這翻的也真是太美了些吧?),反而沒甚麼人想去考。 真要找起來,就業市場上反而更難找。
我最近發現,很多人似乎離開學校後就失去了閱讀的習慣。
像我最近分別跟兩個不同的朋友各吃了一頓飯。 不約而同的,兩人都在飯局中跟我抱怨著他們目前的生活。覺得自己工作操勞、總是重複做類似的事情、職涯看不到前景、沒有辦法接觸新事物,明明很認真老闆卻似乎總不賞識,升遷也沒他們的份。 偏偏時機不好,不敢隨意離職;但不離職,又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因此抱怨連連。
兩個都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好人。 說他們是好人可不是貶抑,是真的不錯的朋友。很照顧人、平時吃喝玩樂都很合適,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並不是你會想一起工作或是一起創業的人。 因為從我的觀點而言,他們某方面實在太安於現狀了。 偏偏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老覺得自己不被賞識、覺得自己受委屈了,但這麼多年來,卻沒太大視野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