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英語普遍不差,經過多年考試的洗禮(摧殘?),至少一般人都能聽懂、讀懂一些簡單的英語。可是一來到「寫」跟「講」,尤其是後者,多數人心裡都常有一道跨不過的檻:羞恥心。說白了,就是我們都非常害怕丟臉,尤其害怕「講錯」英語後造成的那股尷尬感。不過在最近大量嘗試個種不同的 AI 服務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英語對話練習 App 「Toko」,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前陣子,我的同事 A 遇到一個煩惱,他不知道怎麼描述我們對網站權限管理的功能需求。如果只是說「我想要一個能自由設定不同人員權限,可以輕易地修改個別人員權限」,那對外包廠商來說感覺好像什麼也沒講;但如果要把我們的需求講得很細,我們又不是專業的網頁開發人員,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準備,擔心花了大把時間做,結果給出去的東西對方還是看不懂。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要來回答讀者 Emma 的提問,她的信件內容是這樣的:「兩位主持人好!我是被朋友介紹來聽大人學的新聽眾,目前聽了不少單元,似乎都會牽扯到要融入人群或者類似的概念。這令我不禁納悶,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給獨行俠的生存空間或守則嗎?我是一個快30歲的上班族。第一份工作做到現在也七年了。平常上班過程中,我不怎麼跟同事互動,都是默默在做事。
有位同學提問「生活壓力這麼大,百忙中至今你還持續用口說課的訓練方法練英文嗎?」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如同工作的最高境界:「你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工作;你以為我在工作,其實我在玩。」,口說的訓練方法,都是我親身驗證有效才轉為系統化的方法學,在十多年的練功下,早已內化為生活的一部份,所以當你以為我在練英文,其實我在過生活,但你以為我在過生活,其實我在練英文。那怎樣才能做到將「練英文」內化的無痛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