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也是上次參加PMI年會論壇時,結束時有聽眾提出的問題。 這問題礙於當場時間不夠而沒能回應,但這問題其實問得很好,所以在此以文章的形式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不過我在這篇的看法「非常的直白」,請確認自己「心臟堅強」再繼續看下去。
首先,是那位聽眾的問題:
如果你想約一個從沒有約會過的女人出去,你會怎麼開始進行?
可能有人會這麼回答我:『去買兩張電影票。 然後找個她看似心情不錯的日子,恭敬且有誠意地趨前問她:「我可以約你去看電影嗎?」。』
或是也有人可能會說:「去訂間五星級飯店的牛排餐廳,然後請她去吃飯」
這種邀約法大部分男人應該都試過,包含我自己也是。 不過這方法成功率實在不高。 除非你條件很優,或在自在階段已經待一段時間了,或她默默注意你了很久,不然其實高達50%的機率,你會被拒絕。
我們在前一篇(賽局理論 之 為何哭鬧與任性能幫你贏得爭議?)提到,哭鬧或強勢策略可以在男女賽局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相信你必然常看到這方法在真實生活中被展現。 男女雙方在交往過程中千方百計要壓過對方,要不是用情緒來控制對方的行為;或是動不動委屈的說出「我覺得你不愛我了」;或是強辯說理要對方照著自己的看法走。 總之,這些人都是在毫無意識的狀況下,發現「對方若愛自己時,只要拿出強勢的態度,就能在共同決策(談判?)的過程拿到更好的結果。」這樣的「訣竅」。
可是這訣竅真的完美無缺嗎? 我在這裡倒得給大家一個否定的答案。
這是一篇短文。 事實上,這是我之前寫給某個朋友的一篇文章,也是之前承諾要貼出幾篇談金融操作的其中一篇。 會選擇重新貼回我們的部落格,是因為其中的概念並不僅僅跟金融操作有關,跟人生大部分的決策都有關。 所以在此貼出,對金融操作沒興趣的其他讀者而言,應該也是能有些啟發的喔。
建議大家可以閱讀看看。 :D
上篇談到自我坦承這問題。
「自我坦承」是很多人在謀求改變時常忽略的重點。 他們考量改變時,常常只是挑選一個「比較好改變」的部分(容易走的路);而非先承認自己的弱點,從中尋找最核心、最需要被改變的部分。 可是,在錯誤的地方自我改變,當然效果有限;就像試著縮短專案中的非要徑工作,怎麼努力也不會對大方向能產生顯著的影響。 以至於很多人無論怎麼投入時間與心力自我調整,核心問題還是持續存在著。
之前寫過一篇 粉絲、時間差、與人生的責任感。 沒想到這故事沒終結,過了3年9個月的時間,她居然又出現了!
雖然這篇跟大部分的讀者可說是毫無關係,完全只是我個人驚悚的遭遇。 但這長達四年的經歷,實在讓人傷腦筋、就是忍不住想寫出來。 (好,我承認我不是好人;但(聳聳肩),那又如何 XD)
----
早上我還在睡夢之中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迷迷糊糊的聽著電話震動了四到五次,心裡想說這一大早的,是誰會打來呢? 起來把手機拿起來一看,螢幕上大大的顯示了一個「X」的代號。 這個X呢,是我給前篇這位小姐的暱稱;畢竟之前她電話打得實在太勤勞了,要是沒把她加入電話簿並特別標註,有時候忙起來還真會不小心誤接。 把她加入電話簿,每次她打來就「剛巧我都沒接到」,次數多了後,總算後來就沒再打來了。
這篇又是一個違反世間價值的偏見言論,請小心服用。 XD
最近聽到這麼兩個案例。
一個案例是有網友寫信來談到跟男朋友價值觀不合的問題。 男生跟其他異性出去,她覺得沒安全感,所以試著跟男朋友溝通。 可是男朋友的反應卻讓她很生氣。 因為男朋友覺得自己跟另一個女生坦蕩蕩,所以無法理解她在生氣甚麼。 甚至還努力解釋他的觀點,不斷證明自己沒錯。 雙方花很多時間試著想說服對方,可是也顯然都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