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選摘:找到你的天賦熱情,收入、名氣是問題解決後的副產品

侯文詠《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選摘:找到你的天賦熱情,收入、名氣是問題解決後的副產品

三十六歲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辭去醫師的工作,成為一個專職的作家。

有了時間之後,我投入第一本長篇小說的書寫。

我一共花了兩年,寫寫停停,修修改改,終於寫完了《白色巨塔》。出版之前,社長平鑫濤先生讀完了作品,還特別來電給我打預防針。他說長篇小說不是當時市場的主流,希望我心裡要有最壞的準備,但出版社一定會努力做好行銷云云……我雖然被說得有些擔心,但還是安慰自己,要是讀者真的不接受,就當成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吧。

《白色巨塔》出版之後,出乎意料地暢銷,也引起了許多共鳴、以及關於醫療制度以及體系的討論。那之後,我一鼓作氣,陸陸續續又寫了《危險心靈》、《靈魂擁抱》、《人浮於愛》幾本長篇小說。

開始有導演以及影視公司找上我,想要改編我的長篇小說拍攝成電視劇、影集。一開始我只是擔任劇本、醫療指導的顧問,漸漸,透過拍攝的過程,我學習到了影視相關的知識,甚至進一步開始自己寫劇本、擔任影視製作人,還進到公廣集團的董事會擔任董事,參與公共電視台、中華華視台的治理……

有個熟悉的朋友說我算是斜槓的先行者,他說:「別人的人生下的是象棋,你下的是跳棋。」我想一想,好像說的也沒錯。

跳棋或象棋、斜槓或不斜槓的事,我一開始其實也沒想過。但回頭看,一開始這樣隱隱約約,卻又說不出什麼目的的所謂熱情,應該就是推動這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根本動力了。

如果沒有寫作,就不會有出版。沒有出版,也就不會有關於愛情與婚姻這個主題的演講邀請。沒有那樣的演講,就不會碰到那個困窘的場合。如果不是開車回來的路上聽著自己的錄音帶,後來就沒有想把演講練好的決心。如果不是那麼多場的演講,少了聽眾的笑聲、氛圍,我不可能寫下之後那麼多喜劇風格的故事。如果不是那些故事,我的書或許不會這麼大受歡迎。

如果不是那些大受歡迎的暢銷作品,我或許也不會在那次演講中得到「垃圾」的評論。如果不是那個刺激,呼應了某種我原來內心隱隱約約的想望,讓那個辭職去寫長篇小說的願望真的成形。

如果沒有醫師的經歷,我不可能寫出《白色巨塔》的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的書寫,又帶動了我跟影視、戲劇的緣分,以及後續更多的事情。

我不厭其煩地一再堆疊、重複「如果不是……不可能……」句型,主要是想讓大家看到,這些結果都是在一開始無法預期的,也不可能計劃的。

幾十年下來,我的工作生涯,與其要說是刻意規劃目標,想得很長遠,還不如說只是為了保有原來的熱情與初衷,接受了各種迎面而來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難免經歷障礙、低潮。但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機緣與結果,實在是因為事情都是我自己喜歡的。因為喜歡,所以不想放棄。因為不想放棄,所以只好想辦法克服困難,為了克服困難,就得學習新本事好適應眼前的局面。這些過程,讓我學會了一些新的技能,站上了新的支撐點(或踏腳石)。

因為那個新的支撐點,我才有了更多新的視野與可能的選擇。

也因為這樣,我有機會走上過去從沒想過的路、遇見更多有趣的人和工作,學會更多其他的本事,一步接著一步……

下一步能去哪,取決於這一步踩在哪

套個簡單的模式做比喻的話,這個過程,更接近攀岩。

玩過攀岩的人都知道,你下一步能有什麼選擇,還在於這一步你站在什麼踏腳石(岩點)上。沒有努力爬上某個支撐點,更高的岩點或者選擇,對你來說根本可望不可及。所以,到最後,往往不是你的志向或目標,而是你眼前擁有的支撐點與位置,決定了你的選擇。

過去的主流思維把人生當成射箭般的過程:先設定好箭靶的方向,或者說立定志願,然後朝著靶心射過去,靠著「努力」,實現這個過程。將來是成功或失敗,全在於能不能夠按照計劃,命中紅心。這個思維,放到當代社會,其實是有問題的。

首先,在前工業的時代,社會的變化不大。木匠的孩子還是木匠,鐵匠的孩子還是鐵匠,醫師的孩子仍然還是醫師……「畫靶射紅心」的人生模式或許多少說得通。但畢竟眼前是人類歷史上、變遷最激烈的時代之一。就以當前最受矚目的的新科技或新事業為例,假如這些目標在被創造出來以前,根本在歷史上沒出現過,就算箭射得又準又遠,但如果連靶心都不知道在哪裡,成功之路到底在哪裡呢?
 
具體的說,即使是 Google 創辦人謝爾蓋.布林小時候,也沒想過世界將來會出現像 Google 這樣的公司吧?更何況 Google 從搜索引擎發跡,一路不斷推出 Gmail、Google Drive 和 Google Maps、各式各樣的人工智能……各式各樣的新產品,主要的產品不斷在演變。真的去問布林先生,十多年之後,你們公司會變成怎麼樣,我相信連他自己也說不出來。

如果連身在其中的人無法預測自己的將來,誰知道現在我們給小孩所畫的靶心,將來是不是還是最好的呢?萬一投入一切資源,將來卻風向轉變,成功的方向已經跟現在的設定的不同,力氣不全部白費了嗎? 

畫靶射紅心的模式之所以有盲點,第二個理由還在於:就算你真的射中靶心,如果那個目標不是自己有熱情、渴望的事,這個成功給你的回報,也只會是一個無趣的人生。

當初,我之所以會用喜劇風格寫下那些故事,並不是因為設定了「暢銷」的目標,然後用喜劇當手段,朝著「暢銷」的目標飛奔過去。我之所以會變成那樣,實在是因為,想創造、想表達,對我來說是好玩的。因為需要那個出口,所以我想寫作,因為寫作,所以有了演講以及之後一系列的事情發生。

在這些互動中,我因為對自己做的事情有熱情,所以帶著「好玩」的心情接受了挑戰,然後隨著環境的改變,為了過關,不斷地修正、改進。隨著每一個選擇,又有不同的因緣際會。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主動想要投入、參與,所造成的結果。

擁有「喜歡」與「熱情」,雖然過程一樣要很多的心血與付出,但因為「好玩」,即便辛苦也甘之如飴。

到最後,事情的回報 - 不管是收入或名氣,往往只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解決了問題之後得到的副產品。

 

本文摘自皇冠《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實現自己】》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