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思考

你的努力沒被看見,就根本沒有價值

去年,我在網路上看過作家黃山料寫的一篇文章,內容談的是月薪3萬元與月薪25萬的人,其實有著同樣的煩惱,像是嫌錢不夠用,或工作一陣子後,開始對原本滿懷熱情的工作感到厭煩等等。這篇文章當時引起熱烈討論,有人認同、也有人不認同,各方人馬甚至還吵起架來。那時候我沒特別發表什麼評論,不過現在大家比較淡忘這風波了,我倒想來談談一個議題,不是月薪3萬和25萬的煩惱相不相同,而是我自己在整個事件的討論串中,看到很多人主張的「反對努力論」。

你看那麼多書、上那麼多課,真的「有用」嗎?

大人學的夥伴幾乎都是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不過大家身邊未必都是興趣相投的人,也因此就有人來詢問我:「當別人問我看這麼多書、上這麼多課有沒有用,我該怎麼回答?」遇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告訴對方「當然有用!」然後開始為自己的學習護航,還是其實你也曾懷疑自己,投資在學習,是否真的值得?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與你分享兩件事情:1. 被問到「讀書有沒有用?」時,你可以怎麼回答。2. 事實上,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大人誌 05|運動防護員林霈群專訪】2個行動讓客戶量成長、每月授課時數增七成!我的「銷售專業服務」經驗談

如同醫師、顧問等許多大人學夥伴從事的工作,這種不是賣實體商品、而是以專業能力來提供服務的生意,在行銷上其實特別棘手。其中一個原因是,實體商品可以靠主動且大規模的促銷來賣出,但專業服務如果過度促銷,反而容易讓人產生疑慮,想說「是不是服務品質不好才打折?」。不靠這類促銷,那專業服務可以怎麼賣?

【大人學書摘】心中裝滿父母的情緒,讓我們變得只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最悲哀的是,在採取「心理控制」教養方式的家庭當中,常見出現:只有父母的情緒是情緒、父母的感覺是感覺,孩子是沒有被允許能有情緒自主性的。於是,當因為一點小事,父母情緒爆發,或是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好,就會失去照顧與關愛」的這些事情,都是「日常」的時候,孩子就帶著這樣的創傷長大。

面試時說自己興趣是「學習」的,可能會是最先被刷掉的人

前陣子,我在臉書上 po 文分享一個想法,那就是作為面試官,如果有個求職者在面試時不斷強調自己「熱愛學習」,我有很高的機率會把他刷掉。這篇文一發出,很多人就來問我這是為什麼,「一個人如果熱愛學習,不就代表他是個很積極、正面的工作夥伴嗎?Joe,為何你還要把他刷掉呢?」

大師之路與平庸之路的差異:卡住人生的認知陷阱

之前,我在臉書分享過一個體悟,那就是大部分人都容易陷入平庸,只有很少的人能走入大師的領域。貼文po出後,陸續就有人問我,那「平庸」與「大師」之間所卡關的認知到底是什麼。這次,我們就來聊聊這議題吧!

了解常造成思考盲點的「因果謬誤」,突破甚至聰明應用!

人天生對於「因果關係」有莫名的執著,常會把「有前後關聯,但未必有因果關係」的事件推論為「有因果關係」。這種人性盲點,可能導致人做出錯誤判斷,或把錯誤資訊信以為真,甚至被有心人士刻意操弄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