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涯

苦撐的年資不會甜

我很清楚知道台灣仍然有大把大把的公司,是用「年資」在審核履歷,雖然我自己覺得年資只能代表一個人才的部分面向,不過確實也無法排除有許多公司把這個做為第一審查標準,因此假若你所在的產業有很明顯的「年資」信仰,那下面我要聊的觀點,也許不適用於你的情境。

【畢業季】Joe 與 Bryan 給職場新鮮人的 10 項職涯規劃建議

鳳凰花開,驪歌初響,每年六月,總會有一批大專院校學生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然而,初入社會難免有些人會對職涯與生涯規劃感到迷茫,因此在今年畢業生準備投入職場之際,大人學編輯群彙整了 Joe 和 Bryan的幾篇經典文章,以「自傳撰寫建議」、「選擇工作的考量」、「第一份工作的出頭捷徑」、「學校沒教但很重要的理財技能」,以及「長期的職涯課題」五個面向為大分類,給職場新鮮人 10 項該盡早理解的提醒。

學會新技能的首要任務:掌握「最小單位行為」

2018年在看了《刻意練習》一書後,發現我過去的一些成功學習的經驗都有相似的軌跡,而失敗的學習經驗中,也同樣有違背學習理論的地方,後續又陸續讀了《大腦喜歡這樣學》《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學會如何學習》以及許多談論學習的文章及影片,包含「費曼學習法」、「心智圖筆記」之類的眾多資料後,為了驗證這些學習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所以我決定拿我一生中學得最爛的「英文」、「程式開發」來當實驗,驗證從零到一的學習,是不是真的存在一套高效且通用於所有領域的規則。

從《戰國策》談職場:好員工遇上好老闆,會爆發什麼樣的火花?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我過去讀《戰國策》印象最深刻,也蠻喜歡的故事。先把這個故事說完,接著我再來談談由此延伸的職場學習吧!故事主角是戰國時代齊國一個叫做馮諼的人,他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決定去找「戰國四公子」,也就是戰國時代四個國家的丞相之一的孟嘗君,想當他門下的食客。

談人際關係:職涯發展中,大家不明說卻很重要的「東風」

這一篇想來聊聊的,是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坦白說這個主題還真的不是我擅長的,事實上我覺得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雖然這幾年我有比較刻意去突破自己的界線,不過應該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為什麼我不擅長卻還要聊呢?原因是,其實這在職涯的輔導或是設計時,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主題,甚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不一定是政治正確的。

給找工作一再失利的你:求職路上,你該具備的5種關鍵心態

年輕的同義詞,就是失敗無足輕重、沈沒成本輕如鴻毛。也許是非本科系的學生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特別、也許是沒酒量就有酒膽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我居然一路過了三、四關,然後,收到了上面的這封通知信。 2011年6月10日的最終戰,會議室裡坐了八個人,氣勢凌人覆蓋著遑遑不可;肅殺的氣氛掩飾著緊張。

職場上怎樣的人最有價值?人力銀行職涯教練的 6 個職涯規劃提醒

每一段歷程結束前,我都會像我的那個無緣的前女友一樣問:「我是不是變成更好的人了?」十幾年來,我從「全心嫁給了工作」到所謂Work-And-Life Balance,我真的希望還沒有累積足夠工作經驗的你,不要要求齊頭式的平等、做到你自己很爽、超級滿意、沒得挑剔、會做事情也要會做人。